首页 >> 中評社記者專欄

邱坤玄:客家人原鄉意識不是狹隘地區意識

2024-11-10 00:19:59
台灣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名譽教授邱坤玄(中評社 段曉魯攝)
研討會現場(中評社 段曉魯攝)
  中評社香港11月10日電(記者 段曉魯)台灣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名譽教授邱坤玄說,客家人的“原鄉”意識,不是狹隘的地區意識,而是融合發展的典範,共同致力於民族復興大業。

  在11月4日由香港兩岸客家研究中心主辦的“中華民族與客家文化”研討會(“講客堂”第12講)上,邱坤玄說,我們都是炎黃子孫,中華民族源遠流長,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一脈相傳,這是台灣40歲以上人民的共同意識,中華文化是倫理道德、行為規範的根源。1990年首次踏上大陸的土地,印證了國文、歷史、地理教材的敘述與深刻內涵。當前兩岸在中華民族與文化的教育,台灣正進行“去中國化”,大陸則積極追求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弘揚中華文化。

  邱坤玄表示,客家人慎終追遠,“原鄉”意識濃厚,具有較強的愛鄉愛國的信念,在歷史重大轉折的過程中,客家偉人都展現堅定的民族氣魄,包括文天祥、丘逢甲、孫中山、鄧小平等偉人。台灣客家人在公務與文教系統發展居多,從九十年代中期開始,歷次重要選舉,客家族群都是候選人爭取的對象,而在客家人數眾多的中、北部,客家族群都是藍營的堅定支持者

  邱坤玄亦表示,客家文化源自中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台灣的客家文化源自大陸,兩岸客家文化的交流渾然天成,是兩岸和平發展的積極因素。客家人對中華民族的發展貢獻至偉,我們要效法客家先賢,堅定兩岸和平發展與民族復興的使命。客家人的“原鄉”意識,不是狹隘的地區意識,而是融合發展的典範,共同致力於民族復興大業。

  “中華民族與客家文化”研討會(“講客堂”第12講)於11月4日上午在香港恒生大學舉辦,主辦單位為香港兩岸客家研究中心,協辦單位有香港恒生大學傳播學院、香港新界大埔鄉事委員會、台灣中華教育文化經貿促進總會。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