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評社記者專欄

中評觀察:台灣經貿脫陸入美陷“特朗普坑”

2024-11-13 00:11:17
傳出美國佛羅里達州參議員盧比歐可望出任美國國務卿。賴清德2020年2月訪美時曾與盧比歐會面。(照:賴清德臉書)
  中評社台北11月13日電(評論員 林淑玲)美國總統當選人特朗普選前揚言,上任後打算對所有進口產品徵收10%至20%關稅,並對從中國進口的產品徵收60%至100%額外關稅。美國新一輪貿易壁壘成為諸多國家、地區的陰霾,當民進黨政府喜滋滋宣揚經貿“脫中入美”成就,未料馬上就掉進明年元月美國政權轉移就要來的“特朗普坑”。

  根據台灣“財政部”出口統計,受惠AI商機崛起、全球供應鏈重組,今年前10個月,台灣對美國貿易出超高達529億美元,不僅大幅超越去年356億美元的歷史紀錄,今年全年更有機會突破650億美元。

  台官方9月公布出口統計時,“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曾分析表示,從今年前9月市場結構可發現,台灣在美中兩大經濟體之間出現“貿易大挪移”現象,台灣對美國出口占總出口比重上升至24.1%,對陸港則降至31.2%,分別為近25年、23年同期最高、最低水準。

  台官方統計顯示,今年前9月台灣對陸港出超503億美元,對美出超477億美元,差距僅26億美元,創下近30年來同期最接近的一次。

  台灣在美中兩大經濟體出現“貿易大挪移”,有經貿與政治雙重因素,經貿因素主要是美中脫鉤造成供應鏈轉移,以及大陸內需趨緩等效應;政治因素則是民進黨政府大力打壓兩岸經貿,全面押寶美國所致。

  民進黨政府狂賀今年前10個月台灣對美國貿易出超高達529億美元,創歷史記錄的成績單。但在特朗普上任後,這馬上就轉成箭靶。美國高盛首席亞太經濟學家迪安竹(Andrew Tilton)近日就分析表示,“韓國、台灣,特別是越南,都對美國享有龐大貿易順差。韓國與台灣都是因半導體供應鏈的特權地位。”更有外資分析師認為,台灣或許風險較高。無論如何,特朗普都已喊話台灣偷走美國晶片生意,未來若要額外課關稅,台灣勢必跑不掉。

  台灣現在配合美國對大陸貿易制裁,傳出美國已下令台積電11日起停止向中國客戶供應人工智慧(AI)先進晶片。另方面,ECFA零關稅範圍也因兩岸關係惡化逐漸縮小,兩岸經貿持續萎縮。一旦美中貿易戰重啟,台灣經貿也會像政治一樣,吃到單押美國,卻馬上要慘遭美國修理的窘狀。當出口美國要被扣重稅,又要被強索保護費,現在都不知“特朗普坑”有多深,台灣能否承受得住。

  傳出特朗普預計任命佛羅里達州參議員盧比歐(Marco Rubio)出任國務卿。盧比歐屬對中鷹派,在2020年先後因香港等問題兩度遭中國制裁。若這項人事消息屬實,這意味著美中關係形勢嚴峻。台灣在兩大之間難為小,特朗普制裁中國大陸,也不會放過台灣。

  台灣在馬英九執政時代,受惠於兩岸ECFA全面開展曾有一段美好時光,民進黨抗中保台之後,昔日的美好消失了一大半。接下來,ECFA若被全砍,大陸另根據貿易壁雷調查“台灣禁止進口大陸2509項工農產品”進行加稅等反制措施,台灣等於是向東向西都碰到壁。

  英國《金融時報》11日報導,“台灣研擬購買總值逾150億美元的美國武器,包括神盾艦及F-35匿蹤戰機,藉此向即將上台的特朗普新政府,表明台灣加強抵禦中國的決心。”這些報導應是台灣官方主動向美國交心的操作,美國許多先進裝備未必會售台,買武器是假,只代表台灣願意開倉滿足特朗普需求。150億美元只是台灣的開價,最後成交價是多少尚未知。難怪台股聞風已開始重挫,12日單日就慘跌逾500點。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