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魁解剖
2006年8月號,總第104期

【 第1頁 第2頁 】  
巴切萊特:智利首位女總統
汪明敏(洛陽)
本刊特約撰述



  .「巴切萊特在第一輪總統選舉中的勝利表明,智利已經結束了由軍政府向民主政治過渡的階段,開始了一個新的時代。一個婦女當上了總統,這是智利社會文化發生巨大變化的證明。」──智利名作家豪爾赫.愛德華茲

  .「巴切萊特一生都是一個社會主義戰士」--智利社會主義黨總書記
  
  
  一直以來,智利這個縱貫安第斯山脈的南美國家是一個比較保守的國度,男性是社會的主導,而女性往往只承擔家庭職責,叱吒風雲的國家元首職務近幾十年來更是一直被男性壟斷。然而,五十四歲的單親媽媽巴切萊特卻勇敢地挑戰世俗,在今年切的第二輪總統選舉中,她憑借聰穎的頭腦、卓越的能力、頑強的作風,贏得民眾的心,成為智利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統。世界輿論驚呼:「巴切萊特的當選標誌著智利社會文化的深刻轉變。要知道,在保守的智利,離婚在二○○四年才合法化。而直到現在,從事相同工作的智利女性所得報酬只有男性的百分之四十。」
  
  歷經坎坷終成大器
  
  米歇爾.巴切萊特(Michelle Bachelet)一九五一年九月廿九日出生於智利首都聖地亞哥。她的父親阿爾貝托.巴切萊特曾是智利空軍少將,母親安赫拉.赫裏亞是考古學家。少年時代,由於父親工作的原因,她隨父親在國內外多處生活和學習。一九七零年,她進入智利大學醫學系學習,同年加入社會黨,作為學生領導人組織學生運動。
  
  巴切萊特青年時期歷經坎坷。一九七三年皮諾切特發動軍事政變執政後,巴切萊特的父親因同阿連德政府合作而慘遭迫害,入獄致死。一九七五年,巴切萊特和母親曾遭到軍政府情報機構拘捕入獄。在坐牢的近一年時間裡,巴切萊特和母親倍受虐待,據她本人回憶,一九七四年她曾在監獄中被士兵蒙起雙眼,暴打一頓。不過,她們還是幸運地活了下來,並於一九七五年背井離鄉,遠赴東歐開始海外流亡。在肉體和精神雙重折磨的日子裡,巴切萊特成長了。
  
  巴切萊特的感情生活也是在異國他鄉流亡中進行的。一九七七年,她與同樣流亡東德的智利建築師豪爾赫.達沃羅斯結婚,第二年生了長子,取名為阿爾貝特,以此紀念自己的父親。
  
  六年後,當她生下次女弗朗西斯卡後,她與建築師的婚姻走到了終點。之後,她雖然和一名醫生展開過第二段感情,並生了幼女索菲亞,卻始終沒有和這位醫生結婚。一九八一年,當皮諾切特政府取消了對巴切萊特母女驅逐令後,思念家鄉的巴切萊特又回到了祖國。
  
  受父親影響,她對軍事始終保持了濃烈的興趣,一九九六年至一九九八年間,她還先後在國立政治和戰略研究學院及美國泛美防務學校進修了軍事學的課程。一九九○年年智利軍政府還政於民後,巴切萊特先後在民選政府的衛生部和國防部擔任顧問。二○○○年,巴切萊特出任衛生部長。二○○二年,她成為智利首位女國防部長。在擔任部長期間,她為解決群眾看病難和協調政府與軍隊的關係做出了貢獻。二○○四年九月,她辭去國防部長,為競選總統做準備。巴切萊特在競選中強調政策的連續性,並重視社會領域的工作。在同僚們眼裡,巴切萊特是一位堅強有魄力、工作不知疲倦、具有親和力、高誠信度的女性。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