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2005年10月號,總第94期

兩岸新聞交流之門宜開不能關
本刊編輯部
  本社論的題目是取自1997年10月台灣陸委會編輯出版的一本研究文集《跨越歷史的鴻溝:兩岸交流十年的回顧與前瞻》的一篇文章中。該文在全面探討了前後10年的兩岸新聞交流狀況後,得出有溝通就有瞭解,兩岸新聞交流之門宜開不能關的重要結論。這個結論,至今仍然具有現實意義。

  縱觀兩岸交流的歷史,兩岸新聞交流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兩岸新聞交流起步早、起點高。尤其在1991年至1995年之間,兩岸新聞界交流之密集、交流之深入、交流之高層次,都是有史以來罕見的。兩岸記者的雙向採訪參觀,兩岸新聞媒體共同舉辦經濟貿易研討活動,兩岸新聞界高層深入交往,都是在這幾年完成的。可以說,兩岸新聞界的互動、互信、互助的牢固基礎,就是在這幾年中打下的。

  兩岸新聞交流之門打開後,給兩岸關係帶來了什麽?大部分人會認爲,帶來了兩岸的更多更客觀的資訊交流。這是肯定的。此外還有什麽呢?至少有三個方面是必須認識清楚的。

  一、兩岸新聞交流是兩岸關係的穩定器。

  近20年來兩岸關係最危險的時期,大致有這麽幾個:1995年李登輝訪問美國;2000年民進黨選舉獲勝,台獨政黨執政;2004年槍擊事件後,民進黨再度執政。幾次重大危機發生後,兩岸關係從最激烈的動蕩中,最後緩和下來,原因非常多。和平統一的方針政策,使大陸最終能夠容忍克制。維持現狀的民意,也迫使民進黨及分裂人士在最後止步不行。

  然而,新聞媒體的長期的交流、信息的充分溝通,在兩岸民衆心目中確定的地位十分重要,兩岸民衆彼此通過傳媒的互動,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不會完全受局勢煽動。因爲互相瞭解,兩岸新聞媒體大多能夠理性報道,有所克制,絕對沒有火上澆油。所以,不管在台灣還是在大陸,民意沒有被新聞輿論撕裂,敵意沒有被新聞輿論操弄。兩岸新聞交流對兩岸關係起到了穩定器作用。

  二、兩岸新聞交流是兩岸關係的推動力。

  兩岸新聞交流不僅是人員的往來,更重要的是内容的傳播。兩岸新聞交流對兩岸關係發展的推動力不可以低估。兩岸關係中幾次重大的歷史步驟,都是新聞媒體推動的。

  最具有象徵意義的,是1991年8月的閩獅漁事件,因爲兩岸漁事糾紛,大陸派出了紅十字會兩名官員以及新華社、中新社兩名記者赴台,此擧一下子就推動了兩岸交流的重大突破:

  1,大陸公務人員首次得以因公進入台灣本島。
  2,實現了兩岸新聞雙向交流。

  兩岸新聞媒體,是兩岸交流的重要橋梁。如台北中國時報與北京的中新社,在1990年代連續舉辦多次兩岸經濟貿易研討會,以此為橋梁,大陸的部長級官員、著名經濟學家、企業家得以入台,親自接觸瞭解台灣。相信很多有利於兩岸關係發展的政策措施,都出自於兩岸新聞媒體的共同推動中。

  如果沒有兩岸新聞交流,兩岸關係的發展動力勢必受到嚴重損害,後果不堪設想。

  三、兩岸新聞交流是兩岸關係的支撐點。

  兩岸關係是十分脆弱的,因爲兩岸執政黨的互信沒有建立起來,兩岸政府層面的交流沒有建立起來。更加嚴重的是,統一與分裂的鬥爭貫穿在兩岸關係之中,兩岸關係中,危機大、麻煩多、問題重。所以,官方關係無法成爲兩岸關係的支撐點。在這樣特殊的狀態中,兩岸新聞媒體就起到了特殊的支撐作用。

  溝通,是兩岸新聞媒體起到的重要的支撐作用之一。兩岸之間,隔閡太深,溝通是至為重要的。經貿交流、文化交流等等,都是在溝通,但是最重要的還是新聞溝通。

  解讀,也是兩岸新聞媒體起到的重要的支撐作用之一,如果透過現象看本質,是兩岸間有責任、有能力的新聞媒體重要的任務,對峙中的兩岸,只有新聞媒體才能有效地解讀。

  兩岸新聞交流至今,曲曲折折,道路坎坷,但是令人欣喜的是,兩岸新聞交流終究擔負起了促進兩岸關係、維護兩岸關係的重任。 

  但是,兩岸新聞交流現在仍然面臨諸多困難,兩岸對新聞交流的支持仍然不大。所以,本刊在此呼籲,正視與重視兩岸新聞交流,為兩岸新聞交流創造更多更好的條件。這是為兩岸民衆好,為兩岸關係好。本刊期盼,台灣在恢復新華社、人民日報記者駐點的同時,開放更多的大陸新聞媒體到台灣駐點採訪,開放香港的中資媒體設立辦事機構。大陸則應該更加全方位為台灣記者採訪創造優良條件。

  兩岸新聞交流之門宜開不能關。這句話,今天的兩岸仍然要珍惜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