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思潮
2015年3月號,總第207期

當前台灣“左翼社會思潮”特徵及影響——兼論台灣政黨社會屬性與“激進左翼政治勢力”
王建民(北京)
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研究員
  長期以來,海峽兩岸尤其是大陸涉台學者觀察與研究台灣社會與政治,主要從藍綠(統獨)二元視角分析,核心又是政黨及國家認同問題,很少從社會思潮及經濟社會政策主張視角分析,也很少從現代政黨的社會屬性即政黨的左翼與右翼特性分析。與近年中國大陸出現的社會思潮及對社會政治影響有限不同,台灣社會思潮的發展與蔓延,尤其是持續多年的民粹主義思潮與近年迅速興起的“左翼社會思潮”(這兩者結合形成“激進左翼社會思潮”)及“激進左翼社會政治力量”的興起,對台灣社會政治以及兩岸關係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2014年底,台灣“九合一”選舉結果,藍營的國民黨大敗,綠營的民進黨與“外白內綠”的柯文哲大勝,原因眾說紛紜,有“教訓老馬論”、“線民決定論”、“青年人決定論”、“白色力量興起論”,等等,其實均是表面現象,只是一個側面的表述,未能抓住問題的本質。其實,這一選舉結果的關鍵是台灣“左翼社會思潮”與台灣本土化政治思潮(可以稱為“台灣民族主義”思潮)在特定時空下相結合的產物。這樣才能正確回答:馬當局在兩岸及國際事務領域功績卓越(在經濟社會改革領域也有進步),卻被視為代表大財團的“右翼”政黨及非本土化政黨),國民黨大敗、無所作為及“為反對而反對”、卻被視為代表弱勢群體的“左翼”政黨與“愛台灣”的本土化政黨民進黨大勝的關鍵;也才能正確回答:“首投族”及青年人為何不支持更年輕的國民黨候選人連勝文而支持更老些的柯文柯。本文主要針對台灣“左翼社會思潮”的主要社會特徵、主要政黨屬性、“激進左翼社會政治力量”及影響進行初步分析。…… 
(全文請參閲中國評論新聞網:閲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