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思潮
2019年12月號,總第264期

中國如何破解美國的“印太戰略”?
吳士存(海口)
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
中國-東南亞南海研究中心理事會主席
賈亞納斯·科隆伯格(斯里蘭卡)
前海軍司令、上將
斯里蘭卡探路者基金會主任
  作者指出,在可預見的未來,美中關係可能都會以爭吵為主。不過,這種爭吵不應當轉化為零和關係。世界很大,容得下多個超級大國。大國之間如果發生衝突,其結果將會更具災難性,不僅會對衝突方大國本身,也將會對整個世界產生破壞性影響。即便是來一場冷戰,也會對世界造成巨大危險,更何況冷戰有可能在不經意間變成熱戰。中國和美國都應當瞭解繼續進行碰撞過程的後果。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到解決這些問題的中間途徑,儘量使得其他爭議問題升級的風險最小化,同時避免固守自我毀滅的態度。

  2017年11月,美國提出了印度洋-太平洋戰略(簡稱“印太戰略”),隨後重啟了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和印度之間的四方安全對話。2018年12月,美《2018年亞洲再保證倡議法案》(ARIA)生效,旨在“為美國在印度太平洋地區制定長期的戰略願景和全方位、多領域和原則性的其他政策”。半年後,五角大樓發佈了第一份“印太戰略”報告-《印太戰略報告:準備工作、夥伴關係和促進地區網絡化》。美國的“印太戰略”將會對中國的經濟利益、軍事利益和戰略利益,特別是“一帶一路”倡議產生不利影響。鑒此,中國應採取建設性的、和平的、積極的方式進行回應,將“印太戰略”的對華負面影響降至最低。…… 
(全文請參閲中國評論新聞網:閲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