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研究
2022年3月號,總第291期

從“反萊豬公投”失敗看美國對台灣社會的控制及改造趨向
嚴安林(上海)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
上海市台灣研究會會長
洪志軍(上海)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碩士研究生
  【摘要】多數論者都把“反萊豬公投”的失利歸咎於對四項“公投”說“四個都同意”的國民黨領導和推動不力,特別是提出“四個都不同意”的民進黨的全面阻撓,很少從美方立場與態度及其政策行為去分析探討。本文認為,美國因素,即美方全面介入“反萊豬公投”全過程是該項“公投”沒有能够獲得通過的主要原因。拜登政府上台後,延續特朗普政府時期強推萊豬輸台政策,更大強度對台展開“威逼利誘”攻勢,及民進黨當局的完全配合,根本上導致“反萊豬公投”良好局面的全面崩盤。“萊豬輸台政策”的實現,不僅昭示著美國對台灣的管控程度有多大,而且勢必進一步提振美國控制台灣的野心,從而進一步呈現對台灣政治、經濟、軍事安全、文化與社會意識等全領域的改造趨向。“美國改造台灣計劃”的強化,不僅深化台灣成為美國地緣政治與戰略“代理人”地位,也可能升級台灣地區作為中美關係中“火藥桶”角色。

  2021年12月18日,台灣地區四項“公投”均在民進黨全面、強力的動員下被封殺,特別是原本被各界看好、最有可能通過的“反萊豬公投”失利,讓各方人員跌破眼鏡。包括以“養豬大縣”著稱的雲林縣,“反萊豬公投”的“不同意票數”也碾壓“同意票數”。但如果仔細審視四項“公投”前台灣島內局勢和國際形勢,這樣的結果雖屬“意料之外”,卻在“情理之中”。主因,不祇是民進黨充分利用執政資源、全面反對,更重要的是其中牽涉到美國因素及其作用,反映出美國對台灣社會的控制程度已相當大,美國介入應該是“反萊豬公投”失敗主要原因。……
(全文請參閲中國評論新聞網:閲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