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0月14日,蔣經國主持的國民黨中常委通過了“凡在大陸有四親、姻親、三親等以內的親屬者皆可赴大陸探親”決議。11月5日,第一批赴大陸探親的臺胞走過羅湖橋抵達祖國,打破了兩岸隔絕三十八年的歷史,開啟了兩岸交流交往的新一頁。回顧一下二十年來的這一段歷史,實在是很有裨益的,對發展今後兩岸關係將有很大的啟示。
我在兩岸開放探親的第二年,即1988年就參與了兩岸關係,擔任了上海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促進會秘書長,後又兼任了上海臺灣研究會秘書長、副會長、上海市臺灣研究所副所長、上海市政協港澳臺僑委副主任、上海東亞研究所所長等等職務但始終服務於兩岸關係,幾乎目睹了二十年來兩岸關係發展的全過程,尤其有幸在海協會汪道涵會長之側,親睹了兩岸的變化與發展,經歷了兩岸間的種種風浪,二十個冬去春來,人逝物非,感慨良多。有人說兩岸實力比較發生了大逆轉,兩岸人員交流和經貿交往已達到了相當高的程度,統一已在無形中推進;也有人說“台獨”勢力蔓延增速,臺灣同胞對中國認同在消退,統一前景堪憂,焦慮溢于言表……。該如何看待兩岸關係的現狀與未來?該如何從二十年兩岸交往中吸取教訓?這是一樁非常值得做的工作,但又是涉及面非常廣的事情,我僅將自己感受最深的幾點體會,求教于兩岸先進。
兩岸關係是一個逐步發展與認識的過程
二十年前我們對兩岸關係可以說充滿認識盲點,沒有人講得清什麼是兩岸關係,應該怎麼解決兩岸關係;也講不清什麼叫統一,應該怎麼統一,在這方面沒有先知先覺,也沒有現成的經驗。僅有的“國共合作”經驗,隨了臺灣步入政黨政治時代後,“國共合作”的可能性也不存在了。當初我們認為臺灣同胞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因此要去解放和解救他們,而他們認為大陸同胞在“吃樹皮,穿草鞋”,所以要用“三民主義”來光復大陸,而隨著兩岸交流開啟,彼此才發現雙方是如此隔膜,不禁啞然失笑。
二十年前兩岸關係基本上是敵對關係。但這二十年我們主張“和平統一”,目標是“一國兩制”,兩岸關係變成了同胞關係。古往今來,統一大都由武力完成,徵服是實力的較量;而和平統一,曠世未有,這是心力、實力、制度的綜合較量,是人心回歸。較之武力統一其難度更大,需要更多政治智慧。
二十年前統一是這廣袤土地上歷經苦難的民眾一種原始和本能的感情嚮往,幾乎是十三億民眾的一種共同意志。在統一問題上我們沒有“投降派”,因而我們的統一並不具備詳盡的謀略、戰略、戰術、規劃、法律、法規、理論、綱要、條例……,甚至對臺灣的真實情況瞭解也非常缺乏,這種統一是另一種的“摸著石頭過河”,是逐步探索與逐步完善的過程,並非是向來“滿腹韜略”和“胸有成竹”。統一對中國人民來講是如此重要之事,而我們的認識和準備卻如此不足,這不是哪一個人犯的錯,而是國情使然。尤其1990年後,臺灣進入了政黨政治時代,政治生態急驟變化,而我們的認識與政策不免跟不上變化了的兩岸關係,走些彎路也就在所難免了。直到近幾年,我們才大致掌握了兩岸關係的要數與內涵,形成了對台新思維,開始把握了兩岸的主導權。因此,我們必須承認兩岸關係是一個逐步發展與認識的過程,今後還是需要去繼續深化對它的認識和豐富它的內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