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溝通性措施。包含尊重現有的邊界與現狀、尊重雙方治權的完整、避免武力威脅、互不干涉內政、和平解決衝突。從這幾方面來想,避免武力衝突、互不干涉內政是已有的共識,和平解決衝突至目前為止也為雙方默認,但是最重要的前提──尊重現有的邊界與現狀,大陸未必能接受。
二、透明性措施。我們可以做的:一是軍事演習或活動的預先告知;二是演習的時間、種類、內容、意圖的事先告知;三是“國防”資訊的交流;四是“國防”白皮書的公佈(這兩項沒有問題);五是軍事基地的開放參觀(這方面還早);六是兵力規模、裝備種類數量、部署地點、武器發展計畫的公佈(這方面還是蠻困難的,因為中國大陸要面對的不只是台灣,還要面對整個亞太周邊國家,大陸未必願意讓其他國家瞭解);七是相互觀察軍事演習(這可以嘗試性的去做)。
三、溝通性措施。我僅列舉幾個要項:第一,建立領導人與雙方指揮中心的熱線,熱線是大家都有的共識;第二,危險的軍事意外要建立通報機制;第三,進行中低階的軍事人員、專家與機構的交流(二OO一年我們與大陸軍事科學院之間已有好的開始,但二OO二年扁“一邊一國”的談話後整個情況直轉急下,後來大陸也不太敢與我們做更深的接觸);第四,要建立一個衝突防治中心;第五,加強雙方軍事首長的溝通和對話;第六,成立通信或查證網絡;第七,加上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第八,交換區域性的安全情報。就這幾方面來說,應該是可以做的。剛剛蘭將軍也說過,加強海上救援磋商機制,大陸本身也與許多國家進行聯合海上軍事演習;我們只是磋商,應該不會太困難,若能嘗試去做,大家會感覺兩方面還有一個溝通管道的存在。
四、限制性措施。一是限制大規模的軍事演習;二是限制演習的次數;三是限制武器部署的種類;四是裁減邊境的駐軍與軍備;五是發布非軍事區或者建立緩衝區(這方面大家過去都談了許多);六是戰略武器和飛彈互不瞄準;七是不參加對方的軍事同盟;八是建立台海非核區、禁止雙方使用大規模的殺傷性武器。這些共識大家應該是沒有問題。
五、驗正性措施。簡單提兩個,一是空中的監偵與攝影;二是邀請觀察員實地檢查。至於邀請誰,是可以磋商的。
六、綜合性的安全措施。可列舉:一是人權保障與人道服務;二是共同的科學或學術研究計畫,像我們這次座談會即屬之,但還是有某種侷限性存在;三是毒品犯罪的防治與罪犯的遣返、共同打擊犯罪,這方面雙方已經做了很多;四是海上搜索與救難;五是聯合軍事演習;六是簽署停戰與和平協議。
以上六大項措施,不是通通都可以做,但選擇性地從中一樣樣去做,就是重要指標的跨越;如果任何一項指標都達不到的話,兩岸要建立軍事互信機制,恐怕就很困難。
國際上成功經驗借鑒與局限
以往防止軍事衝突的成功作為,有以下幾種:
第一,以多邊安全機製作為溝通管道,目前的問題是大陸方面可能不願意與台灣有太多多邊安全機制存在,因為大陸覺得兩岸是內部、內政問題,不太可能讓第三者加入。
第二,聯合國或區域強國的支持與介入,這方面也很難。
第三,衝突國家願意部分或完整接受信心機制的建立。
第四,衝突雙方戰力要相等,或者盟國支持,讓軍事實力不會形成極不對稱的狀態。
第五,採取漸進模式,從信心建立措施開始,緊張的政經關係和緩之後再進行政治或裁軍談判。
第六,很少單一的措施,通常會多管齊下建立信心機制,從爭議性低、執行容易的開始著手,再考慮高難度的。
總結來說,我們政府必須先要有誠信,才能要求對方與我們建立互信措施。這樣的自我程式建立後,慢慢往上推,我想應該不是很困難。
劉以善: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為時尚早
但台灣要開始培養相關人才
退役空軍少將、中華港澳之友協會監事長劉以善
|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雖然兩岸整體氛圍很好,但是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的政治意義大於軍事意義;兩岸真正要建立軍事互信機制,恐怕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
影響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的因素很多,但總的來說,這個限制因素至少來自三個方面:一是來自兩岸的政治分歧;二是來自台灣內部的政治分歧,特別是藍綠不同意識形態的對立,台灣內部的共識尚待建立;三是來自美國、日本等國際因素的限制。
但不管如何,兩岸如果都能往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的目標去努力,總是好的。台灣國防大學現在應該開始相關戰略和戰略人才的培養。這方面,大陸比台灣做得早。
李文忠:構建兩岸軍事互信機制
短期內可以做的事情
前民進黨立委、前立法院“國防委員會”召集委員李文忠
|
儘管現在還沒有辦法解決兩岸終極的政治(統獨)問題,但是還是有可能談兩岸之間的互信問題。
對於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構建問題,剛剛王崑義教授已經談得非常完整。我個人的看法是:我們還是要有短期、中期與長期之分。
短期方面,有三件事情可以做:一是透明化,包括軍事演習與軍事部署的通知;二是軍事的互訪與機制對談,剛開始可由退役軍人或學術界人士進行;三是新部署的限制。這些都還可以再進一步,譬如說從軍事演習通知,到軍事演習的互相觀摩,各派代表團參加;而軍事互訪則從退役軍人與學術界到現役軍人,甚至就特定與爭議性議題進行協商;而新部署的限制,未來可以變為現有部署的減少。這些是我們一開始就可以好好做的。
日前媒體報導,台灣停止研發雄二E巡弋飛彈,我認為是非常荒唐的。軍事研發與部署一方面是維護台灣主權,另一方面也是維護台海和平。中國大陸也有鷹派,有硬的一手才能確保和平。台灣自己先把這個東西拿掉,是不利兩岸長期穩定軍事關係的建立的。
台灣的巡弋飛彈,國民黨執政時大概五、六百公里,民進黨執政時繼續研發,八百公里、一千公里的意義在哪裡?不是在於能打上海,而是攻擊二線的軍事基地;五、六百公里是針對福建沿海。中國大陸新一代的飛機部署在哪裡?在二線基地。所以八百、一千公里的意義表示台灣有能力對付大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