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放

【 第1頁 第2頁 】  
解讀“台灣意識”的三種形態
屈從文(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生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兩岸處於嚴重對抗狀態。進入九十年代後,面對台灣分裂勢力的發展,大陸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打擊台獨,爭取統一的行動。由於一些失誤和行動上的急於求成,被台獨政客惡意曲解,致使台灣民眾認為是沒有足夠的善意和尊重,造成了一定傷害與撕裂,成為新的“悲情”。

  “台灣意識”的優越形態

  “台灣意識”的第三種形態是它的優越形態。這是台灣當局和台灣學者在提及“台灣意識”時刻意回避但事實上又無所不在的形態,歷史上的“皇民心態”就包含有某種優越感,在台灣取得“台灣經濟奇蹟”與“台灣民主”之後,加之某種程度的文化優越感,台灣意識中的優越形態凸現了出來。

  台灣被日本割佔後,日本殖民當局在台灣進行了一些殖民建設,由於經濟發展基礎較好,加之條件優越,到光復時,台灣的平均發展水平超過了大陸。在這個背景下,一些台灣民眾的“皇民意識”開始發酵。在這些人看來,中國代表的是落後,日本及其統治下的台灣是先進的。一些“皇民”自詡為效忠天皇的子民,瞧不起中國的“骯髒落後”。國民黨敗退台灣後,出於反共的需要,並沒有對這種“皇民意識”進行認真清算,“皇民”優越感也就一直流傳了下來。號稱台灣文學代言人的葉石濤在其《台灣文學史綱》日譯本發行時說:“我真正的祖國是台灣,但我內心的故鄉是日本。”這種優越感刺激一些台灣人拼命詆毀大陸,詆毀“中國”,而對日本則吹捧有加。由此,就不難理解在象徵中國恥辱的《馬關條約》簽訂一百周年之際,呂秀蓮、邱垂貞等民進黨“立委”來到《馬關條約》簽署地日本春帆樓,“紀念改變台灣命運的歷史大事,並提醒世人,一百年前台灣已脫離中國。”

  在取得“台灣經濟奇蹟”和成功“民主化”之後,台灣在政治和經濟發展水平上相對於大陸取得一定優勢,而且,在傳統文化的傳承方面大陸要遜於台灣。只要稍加鼓動,台灣優越於大陸的“優越意識”很自然的便成為“台灣意識”的一個顯在內容。

  李登輝曾經歸納出他眼中的“中國人”的特點:專制、封建、貧窮、落後、殘忍。他一度主張與大陸爭取漢人的正統地位,宣揚台灣人“比中國人還來得漢人”。民進黨執政以來,執政當局沒有一個人承認自己是中國人,當局有意去掉“中國人身份”的認同,要變成“台灣人身份”,試圖為構建新的“台灣民族”創造條件。

  此外,在台灣當局竭力爭取美國保護和扶持,拉攏日本的背後,也能看到優越感的痕蹟。在台灣當局的一些人看來,接近美國不僅僅是利益和安全的保障,而且也是向“文明與進步”看齊,而與大陸統一則是與“落後和專制”為伍了。如此,去“中國化”,追求台灣“獨立”,則是“追求文明與進步”的名正言順之事了。由此,陳水扁二○○四年十一月二十日赴澎湖主持紀念荷蘭侵佔澎湖四百周年時,竟然贊頌荷蘭人當年入侵台灣是台灣與世界接軌的開始,“令台灣歷史寫下嶄新一頁”也就成了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慎防台獨勢力欲改造“台灣意識”為“台獨意識”

  台灣民眾中存在的“台灣意識”的三種形態,為台灣當局和台獨勢力使“台灣意識”改造為“台獨意識”提供了條件。從台灣島“台獨意識”發展的軌蹟來看,台獨勢力有選擇的對“台灣意識”進行有利於“台獨”的塑造。原生形態的“台灣意識”是“台灣意識”的最基本組成部分,最久遠也最深厚。台灣之所以在與大陸經歷幾次分合,此次分離已經長達五十餘年之後,仍然能夠維繫“血濃於水”的情感,實則源於此。台獨勢力明白,要達到“台獨”目標,必須割斷這種與大陸及傳統的聯繫。要達到去除原生形態的“台灣意識”的目的,必須讓台灣民眾同台灣不同於大陸,有別於中國,而悲情意識和優越意識則是可以利用的兩個主要工具。近年來“台獨”活動的發展表明,台獨勢力從思想觀念入手,以台灣歷史上的“悲情”、現實面臨的“困境”和政治、經濟、文化上某種程度的優勢為手段,圍堵原生形態的“台灣意識”的話語空間,突出台灣和“中國”的分野,挑撥台灣民眾對“中國”的感情,在台灣民眾中培養台灣和中國的兩個實體的概念。最終以台獨化的區域認同、文化認同、共同心理取代中國化的認同,達到其構建“台灣民族”的目的,最終走向“獨立”。

  “台灣意識”向“台獨意識”的演化,為兩岸關係與中國和平統一投下了濃重的陰影。這種有意識的將“台灣意識”建構為“台獨意識”的舉動,正在割裂台灣與大陸的內在聯繫,使台灣與大陸之間漸行漸遠。讓人憂慮的是,“台獨意識”己透過歷史、文化領域逐漸進入台灣民眾的意識之中,特別是青少年的思想意識中,其國家、民族、文化的認同觀念已有從“中國”、“中華”轉向“台灣”的趨勢。如果聽任台灣當局的“台灣意識”建構舉動的發展,將對和平統一的努力造成極大損害。一旦其通過構“台灣意識”達到建構所謂“台灣民族”的目標得逞,中國和平統一的前景將變為不可能。因此,要實現和平統一,不僅需要從政治、軍事、外交等方面進行努力,還需要與台獨勢力在台灣民眾中爭奪認同感、向心力,在台灣民眾中維持中國認同,此實為實現兩岸和平統一的一項長遠之計。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05年7月號,總第91期)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