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魁解剖
2005年11月號,總第95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內賈德:鐵匠鋪走出的伊朗總統
趙為民(北京)
本刊特約撰述

  內賈德很早就成為傑出的學生領袖。伊斯蘭革命勝利前,內賈德博士以大學生身份出席政治、宗教集會、參與了知識分子宣言的起草、散發和革命運動。後又任工業科技大學大學生伊斯蘭協會第一屆中央委員、加強團結辦公室第一屆大學生伊斯蘭協會中央委員。一九七九年德黑蘭各大學紛紛推選學生代表與領袖直接對話,內賈德出人意料地脫穎而出,有幸作為科技大學學生代表與霍梅尼面對面,以「嚴密的邏輯思維,雄辯的口才,先進的革命思想和不同尋常的成熟」獲得了霍梅尼的高度贊賞。會上他建議領袖成立「加強團結辦公室基層委員會」。在領袖的支持下,他率先成立了「加強團結」學生組織,並在隨後佔領美國使館中一舉成名。

  傑出的省長和優秀首都市長

  內賈德從事過新聞工作,是隧道協會的創始人、伊朗工程師協會和亞太交通工程師協會成員、工程師伊斯蘭組織中央委員、獻身伊斯蘭革命組織中央委員。曾任馬庫市和KHOY市副市長四年,庫爾德斯坦省長顧問二年。一九九三年任高教文化顧問,後又任阿爾達比勒省省長。該省地處寒帶,連遭洪災和震災,盡管條件有限,但內賈德領導有方,災後重建工作卓有成效。阿爾達比省九五、九六年在全國各省開發工作表上名列前茅。他連續三年被評為模範省長。

  二○○三年任德黑蘭市長後,他採取了一些花錢不多的措施在交通、市容和穩定物價等工作上成績突出,廣贏贊譽。一選民說:「內賈德的表現非常好。他來自底層,非常清楚民眾需要的是甚麼。」今年,總部設在倫敦的「城市市長」組織提名內賈德為「二○○五年世界市長」候選人。評選世界最佳市長,是對那些為城市、市民、國家和世界做傑出貢獻的市長表示敬意。他作為亞洲僅有的九人之一進入了六十五名市長的決賽。

  投筆從戎的特種兵司令

  一九七九年霍梅尼革命推翻的巴列維國王赴美治病,憤怒的伊朗學生要求美引渡遭拒絕遂佔領美國使館,五十二名美國人被扣為人質長達四百四十四天,即震驚世界的「伊朗門事件」,伊美正式斷絕外交關係至今。「鞏固團結辦事處」在其中擔當了重要角色。據悉內賈德曾參與佔領美大使館的謀劃。

  上世紀八十年代,內賈德又出人意料地決定參軍打仗。當時有許多選擇,他卻選擇了最危險的參軍。兩伊戰爭時,他前往西部戰區做後勤保障工作直到一九八五年。一九八五年主動要求加入伊斯蘭革命衛隊特務旅,在拉馬贊營地受訓後參加了庫爾庫克戰鬥。根據其網站上的個人資料,內賈德在戰時以不怕死著稱,多次主動承擔危險任務,潛入伊拉克腹地作戰。頗為器重他的高級軍官想直接留他在司令部受訓任職。但又出人意料的是,他堅決請纓到最危險的前線——深入伊拉克基爾庫克,執行破壞石油設施、偵察伊軍調動、甚至試圖伏擊前往基爾庫克秘密視察的薩達姆的絕密任務。由於表現出色,他很快被任命為伊朗革命衛隊第六軍工兵司令,接著又升任伊朗西部各省革命衛隊參謀長,直到成為伊革命衛隊特種兵司令。今天,伊朗軍方和他本人對當年的秘密守口如瓶,許多人認為,以內賈德的普通家庭背景和從軍時間之短,如果沒有在出生入死的秘密行動中立下特別軍功的話,根本不可能獲得如此之快的提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