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指出,近年來,台灣所謂“第三勢力”發展很快,大有撬動島內政治生態的趨勢,特別是在台灣島內政治生態結構快速變化的節點上,第三勢力的發展及其產生的影響更加引人注目。不過從整體上來看,目前第三勢力內部矛盾重重,短期內很難整合成較有戰鬥力的政黨組織。未來隨著政治生態的持續改變,第三勢力的內部結構會持續調整,在政治生態結構中的功能也會相應發生變化,這意味著第三勢力有一定的生存空間,但發展之路卻很漫長。
一、概念模糊的“第三勢力”
台灣島內在論及“第三勢力”時,對這個概念指涉內涵的認知較為分歧。一般在涉及選舉及“立法院”等公權力部門的運作時,第三勢力常指“非國民黨與非民進黨”的政治勢力,而在涉及論述立場時,“第三勢力”往往又喜歡自我標榜“跳脫藍綠”,這其實是用藍綠陣營的劃分來限定第三勢力的邊界。這種概念的模糊導致對第三勢力認定的困難。如果從“非國非民”的角度來認定,顯然要比藍綠區隔認定的範圍大得多。如果按一般意義上的藍綠陣營劃分,則台灣社會沒有多少政治勢力可以稱為“第三勢力”,許多所謂的第三勢力與泛藍陣營或者泛綠陣營多有重合。反之,如果新黨、親民黨、“台聯黨”等政黨都被排除在第三勢力之外,則“第三勢力”在台灣政治結構中的影響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第三勢力概念含糊不清的部分原因在於“藍”“綠”概念的模糊。“泛藍”、“泛綠”的概念應該是起源於2000年的台灣最高領導人選舉之後,是對當時政治結構變化情形的描述。當時國民黨分裂後形成了泛國民黨勢力,民進黨則與“台聯黨”等政黨結合形成泛民進黨勢力,這兩股勢力被稱為泛藍、泛綠。這個概念本身帶有“藍綠對抗”的意涵。但十餘年來隨著台灣政治生態的發展與演化,泛藍與泛綠內部都發生了劇烈變化,內部競爭大於整合,所謂“泛藍”與“泛綠”的概念逐步脫離了2000年前後的政治情境,越來越缺乏分析功能。因而以對台灣政治生態結構變遷分析的視角來看,所謂“第三勢力”較為確當的定義應該是“國民黨與民進黨之外的政治勢力”,即“非國民黨亦非民進黨”的政治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