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思考
2021年7月號,總第283期

民進黨的“民主暴政”路徑與機制研究
郭劍峰(廈門)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博士生
  【摘要】自2016年民進黨重返執政後,將競爭性選舉塑造為民主政治存在的全部,以民主選舉和程序正義作為“暴政化”施政的托辭,在台灣社會營造出一幅所謂的“民主假象”。本文聚焦於分析民進黨政權“暴政化”的路徑與機制,以揭示其民主謊言。從生成路徑來看,分裂化的選民政治結構、不合理的政治制度設計,和政治精英的理念與行動構成了觸發“民主暴政”的基本要素,從而衍化出了帶有“暴政化”特徵的組織結構、行動方式和話語權力。 

  一、引言 

  2020年底,香港《亞洲週刊》刊出了一張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穿龍袍坐龍椅”的封面圖,并配文“台灣民選獨裁幕後,綠營新威權主義現象”。而該封面所諷刺的正是台灣當下的政治社會現狀,“英皇”治下的政治系統,行政專斷、立法唯諾、司法應聲,“民選獨裁”成為了蔡英文新的政治標簽。自2016年民進黨蔡英文當權後,從打著“轉型正義”的旗號對國民黨進行政治清算,到以公權力關停中天電視台;從修訂“國安五法”和推出“反滲透法”鉗制兩岸民衆的正常往來,到罔顧民意強行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的美國豬肉進口。不僅台灣民衆發出了“台灣民主已不能呼吸”“台灣的民主就是民進黨作主”的聲音,連民進黨的資深人士都批評稱,“民進黨‘政府’越來越像戒嚴時期的國民黨。”雖然台灣社會對民進黨政權下的民主表現愈加不滿,產生了重大的“民主赤字”,但民進黨當局卻始終將競爭性選舉塑造為民主政治存在的充要條件,打著程序正義的幌子“暴政化”施政,民主選舉反倒成為了“新威權”合法性的來源。 

  蘇貞昌辯稱:“民選就不會獨裁。”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民主與獨裁之間存在著大片的“灰色地帶”,以選舉界定民主的觀念不再是金科鐵律。斯蒂文·列維茨基(Steven Levitsky)和盧坎·威(Lucan Way)就重新定義了一種政體類型,稱之為“競爭性威權體制”。其顯著特點就是競爭是真的,但卻是不公平的。安德利亞斯·謝德勒(Andreas Schelder)也將選舉式威權歸為一類政權形態,并且認為是當前非民主政權中最為普遍的一種形態。如中國文化大學兼任教授周陽安所言:“台灣的新威權跟過去威權主義不一樣,主要差異在於現在的威權主義還經過民選程序,套上了一層合法的外衣。”在台灣的政治生活中,也確實充斥著大大小小的各類選舉。柯文哲直言:“台灣社會的悲哀,就是每天都在想選舉。”對民主內涵的探索讓位於非理性的選舉狂熱,導致整個台灣社會陷入了一種“選舉主義”的謬誤。而在民進黨當局的操縱下,這一種對民主的“程序性理解”并未創造出正向的民主績效,反而造成了台灣社會“暴政化”特徵的逐漸顯現。……
(全文請參閲中國評論新聞網:閲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