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台灣縣市長選後政局的十大動向
|
郭偉峰(香港)
|
民進黨在今次的縣市長選舉中,慘遭“滑鉄盧”之役,兵敗如山倒。國民黨打贏了重奪政權的三大戰役中的第一役,這是明年北高市長選舉,也是2008年大選的最重要的奠基之戰。雖然與2008年大選的輸贏還不能劃上等號,但因爲是次選舉最後發展成了黨與黨的對決,構成了一黨贏、一黨必輸的水火不容局面,所以這次的戰果,勢必引發台灣政局產生激烈的動蕩,政治版圖的重大分割,也勢必引導台灣政局走向新的道路,對台灣的前途,乃至對兩岸關係的發展,都有不可估量的影響作用,意義實在是極其深遠的、非常重要的,已經遠遠超出了所謂的縣市長選舉層面的意涵,值得兩岸及港澳海外人士深入持久地加以分析評估。
古語雲:以蠡測海。如果用小小的蠡來觀測浩渺的海,無疑對事物的觀察是片面的。台灣的政黨政治之海,任何人都只能蠡測,誰也不敢誇口看得透。以下是中國評論通訊社、中國評論月刊對台灣縣市長選舉結束後台灣政局十大動向的蠡測。
動向一:民進黨氣數已由最旺的峰頂向山腰滑落
民進黨的氣勢一直處在上升階段,尤其是在2000年奪得了大選勝局後,逢選必勝,勢不可擋。民進黨選舉手段之利害,民意操弄之得心應手,令國民黨等泛藍陣營望之膽寒。可是,在今次的縣市長選舉中,民進黨用盡最大的力量,打了一場最艱苦的選仗,仍以輸盤告終,這充分説明,民進黨進入了盛極而衰的新周期,整個黨的氣數已經由最鼎盛時期開始轉入逐步下滑的階段。觀察民進黨是否慘敗最重要的有3個指標:一,保不住10個席位;二,丟失最大的票倉台北縣;三,所謂的“民主聖地”宜蘭縣、嘉義縣失守。現在,第一項、第二項指標都達到了,第三項也完成了一半,丟了宜蘭,説明民進黨已經慘敗!儘管民進黨的大勢不可能一垮了之,衰落的道路還是漫長的,但畢竟難於更上一層樓了,上升趨勢得到了有效遏制,這是今後最值得重視的政黨政治現象。
動向二:國民黨上升的氣勢不可阻擋
國民黨被分裂扯上了後腿,自2000年丟失政權後,危機越來越大,尤其是在2004年再次選敗後,幾乎陷入一蹶不振的絕境,國民黨人心惶惶,隨時處於全盤崩潰的邊緣。但是,百年老店國民黨居然仍具有吐故納新的功能,實在令人驚奇。國民黨用直選的辦法,把馬英九送上政黨核心地位,意想不到的結果發生了:一,國民黨洗掉了陳舊形象,煥然一新,與過去的黑金政治劃清界限。二,國民黨注入了清新活力,馬英九的清廉、公正、活力形象與國民黨的新形象劃上等號。台灣民衆對一個嶄新的國民黨重新寄托希望,這是多少年來未見的新氣象、新民意。沒有了舊包袱、舊沉疴的國民黨,上升氣勢猛然而起,今次選舉結果是一次重大驗證,説明國民黨上升的氣勢剛剛開始,展望未來,氣勢如虹,勢不可擋。
動向三:馬英九的泛藍新共主地位已確立
長期以來,對於馬英九的形象大家公認是一流的,但是對於他是否具有政治魄力,卻是見仁見智,擔心他軟弱,無法與極之兇悍的民進黨拼選舉,幾乎成爲台灣有識之士的共識。但是,馬英九在這次選戰中,越戰越勇,幾乎以一人敵一黨,勇氣可嘉。最後敢破釜沉舟,宣佈不過半即辭職,無畏精神,令人震驚。通過最後演變成爲國民黨與民進黨黨與黨對決的此役,馬英九不僅擊敗了民進黨,也奪得了泛藍新共主的地位,自信心將大大加強,對今後團結黨内各種力量,衝刺2008年大位,重新奪回政權,有積極作用。通過這次大戰,馬英九從戰場的大將,將躍升為具有宏圖大略的元帥,運籌帷幄,更具戰略眼光。
動向四:民進黨將陷入重新洗牌亂局
最痛苦者莫過於民進黨,因爲多位“天王”級人馬,把這次的地方選舉與個人的政治前途捆綁在一起,蘇貞昌尤甚,在完全沒有把握的狀況下,喊出不到10席或者台北縣失守即辭職的豪言壯語來,現在結果出來,只好黯然下台,致使他今後在政壇也進退維谷,受到重傷,前途莫測。民進黨高層非以全黨利益爲重,所以產生了勾心鬥角的混亂局面,最典型的莫過呂秀蓮,風言風語,盡說些令綠營喪氣的怪話,但很多話都是矛頭指向其他“天王”的。陳水扁最後見選情不妙,唯恐選後成爲衆矢之的,立即將謝長廷推出“斬首”,指高捷弊案是謝的事,與己無關。這些矛盾,選後將進一步爆發,不鬥一個水落石出,誰也咽不下這口氣。所以,可以肯定,民進黨的内亂即將開始,内部要產生共識何其難哉,要求重新洗牌的呼聲難於遏止!
動向五:民進黨對陳水扁秋後算賬陣勢將擺開
這一次選戰,是黨對黨的決戰,也是馬英九與陳水扁的決鬥,很不幸,竭盡全力的陳水扁已倒在了馬英九的劍下,敗兵之將,何復言勇!陳水扁在綠營的威信,一落千丈,號令諸侯的氣概,今生不再有了。而且,美國等國際輿論普遍認爲今次所投的是民衆是否信任陳水扁的票,結果顯然是不信任的。所以,陳水扁只能儘快考慮交權事宜,否則,綠營動蕩不能息止,直接危害2006年的北高市長選舉。當然,陳水扁的個性,不是善罷甘休者,而是越鬥越勇者,要他退出權位是不可能的,他一定會繼續抓住大權,可惜,眾叛親離的局面不以他的意志為轉移,所以,跛腳是一定的事實,而且是大跛腳,是一個時代的終結。台灣媒體稱,今次民進黨之敗,敗在陳水扁失言、失德、失信、失政,呂秀蓮爲此提出了“選後政局發展四部曲”,民進黨各個派別將高喊檢討口號,對陳水扁秋後算賬的陣勢將迅速擺開。
動向六:民進黨新生代將奮起奪權
種種跡象表明,選舉的結果對民進黨的第二代打擊沉重,領導集體中多人癱瘓是趨勢,許多屬於第二代和二代半的縣市長候選人,也就是民進黨的頂梁柱,因爲敗選,政治前景堪憂。第二代的鼎盛時期將要過去,第三代崛起的機遇提早來臨。在選舉前期,以第三代代表人物羅文嘉爲首推出的“新民進黨運動”主張,其實就是第三代的集體宣言。選舉結果更加證明,如果民進黨不實行改革,不接受“新民進黨運動”的最新主張,今後會更加被動,2008年丟失政權的可能性就更加大。民進黨要持續執政,不能只寄望在第二代,務必爭取第三代的支持。而第三代借勢而上,奪取民進黨的部分領導權力,勢也不可擋。因之,對第三代代表人物羅文嘉落選後的去向、動向,以及對在1990年“野百合運動”以及前後時期進入政壇的民進黨“學運世代”人物的未來走向,都非常需要關注。
動向七:弊案將進一步困擾泛綠陣營
在今次選舉中,導致民進黨的政治聲譽整體滑落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因爲高捷弊案的大曝光。民進黨因此噩夢纏身,無法擺脫。後來,民進黨用“以弊制弊”的詭異選舉方式來回擊,但是結果並未見大效。因爲民進黨是執政黨,是有能力造大弊案的一方,國民黨是在野黨,就算作弊,也大不到哪去。民進黨原來有意用“拉法葉案”來回擊,但是最後也沒有敢打開,説明其中之複雜性,未必不能反過來傷害民進黨。就算打開,與今天的以馬英九爲首的國民黨關係也不大。所以,選後民進黨面臨著來自各界要求徹底處理弊案的巨大壓力,肯定要受到深度困擾。如果難於帶到止損點,弊案繼續發酵,必將影響到明年的北高兩市市長選舉,乃至2008年大選,置民進黨於更加不利地位。還有,民進黨今次的“以弊制弊”的選舉策略徹底失敗,説明民衆對民進黨的弊習抱有極大的厭惡感,台灣的民意有可能因此發生重大的變化,直接影響未來的選舉政治。
動向八:明年北高市長選舉國民黨已佔據主動地位
2006年台灣又將面臨台北市、高雄市的市長選舉,藍與綠雙方更將拼死一搏。國民黨期盼繼續贏。民進黨再也輸不起。但是形勢對民進黨完全不利。首先,國民黨與社會各界繼續推動深入調查高捷弊案的活動,可能導致整個的民進黨高雄勢力癱瘓,使民進黨傷得更重,對衛護高雄市長席位大爲不利。其次,泛藍各派已唯馬首是瞻,泛藍陣營一定有良好的磨合,分立沒有可能,加之馬英九無人可比的巨大號召力,台北市長席位可保。處於劣勢地位的綠營,絕地大反攻,無所不用其極,是一定的。選舉手段的殘酷,可以想象。
動向九:民進黨一定會調整有關政策
由此可知,民進黨的各種政策一定會開始調整,對今後各種各樣的政策調整,究竟内容如何?不需要過多的猜測。方向如何?則需要評估。有幾個假設不知是否可以成立?民進黨的政策調整方向是:一,繼續向有利民進黨長期執政方向調整。二,加大力度向打贏北高市長選戰方向調整。三,考慮向阻擊國民黨氣勢發展方向調整。如果這幾個方向是可能的,就意味著民進黨的政策調整有可能更加走向極端,對台灣社會的矛盾對立會增添更多不明朗因素。如此,台灣社會將更趨政治化、台灣政局更趨複雜化。
動向十:兩岸關係存在更大的變數
兩岸關係政策,就是首當其衝要受到影響的政策。如果民進黨認識到了國民黨在今後的選舉中,兩岸關係已經不是負擔,而是國民黨的資產時,民進黨會否考慮爭奪或者平分這份寶貴的資產。如果從這良性角度考慮,民進黨調整兩岸政策,大幅放寬各種限制,如開放大陸民衆來台旅遊觀光等,也未必不可能。但如果民進黨反其道而思之,以爲在兩岸之間製造對立,更能夠團結支持者,更容易打擊對手國民黨,那麽,緊縮大陸政策,甚至不惜抛出具有爆炸性爭議的“憲改”話題,以刺激大陸的神經,製造兩岸緊張氣氛,以利重奪話語權,轉移弊案壓力,那麽在2008年之前,兩岸關係就不明朗了。但是很有可能民進黨決策者走中間路綫,作平衡互動,兩岸關係就有可能在比較平穩的發展勢頭上,實現有效的、一定限度上的突破。當然,最重要的是民意,如果民衆決意要推動兩岸關係發展,又有何政治力量擋得住呢!又有何政治力量敢不順應時代大潮流呢!
民意潮流,浩浩蕩蕩,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