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1988年以來,緬甸的對外政策從“親密友華”轉變為“大國平衡”外交。本文旨在揭示緬甸調整外交政策的根本動因、內在邏輯和演變機理。首先,無論是新軍人政府還是議會政府,融入國際社會并獲取投資援助一直是緬甸外交政策調整的根本動因和出發點。其次,保持外交上的靈活性并儘量與各大國保持友好關係是緬甸對外交往的內在邏輯和傳統政策。第三,緬甸外交政策的演變機理是國內政治變遷引發國際環境變化,二者相互作用從而引發緬甸對外政策的調整。雖然緬甸的國內政權性質對其外交政策有一定影響,但二者并非直接相關。緬甸在面對西方壓力時傾向於親近中國,壓力減小時回歸中立,這種搖擺體現了緬甸對外關係自主性和根據形勢自主調整外交政策的能力。
緬甸1948年獨立後,確立了中立的外交政策,無論是吳努政府主張的積極中立外交,還是奈溫政府采取的消極中立外交,都嚴守中立原則。到了1988年,新軍人政府對外政策被迫轉向“親密友華”。隨著緬甸的政治轉型,登盛政府與昂山素季政府轉向了“大國平衡”外交政策。2021年敏昂萊軍政府上台後,緬甸對外政策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可能會轉向與中國建立更緊密的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