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2024年10月號,總第322期

家族叙事與兩岸青少年家國情懷的創新培育路徑
王卓亮(漳州)
閩南師範大學教育與心理學院講師/心理學碩士
張勻銘(漳州)
閩南師範大學教育與心理學院副教授/心理學博士
  【摘要】家族叙事是對家族歷史、事跡、人物與文化等內涵的理解和建構,對兩岸同胞尤其是台灣青少年的家族文化傳承、家族歷史建構、身份認同及國家認同具有重要意義,是促進兩岸人民攜手共進的情感紐帶與重要途徑。以家族為單元,在兩岸家族交流中實現互親、互愛與互信,體認家國同構思想,重塑台灣民衆的國家認同,有助於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真正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近十年來,台灣民衆的“國家認同”出現了異化與錯位,“台灣人認同”不斷升高而“中國人認同”在逐年下降。台灣問題是關係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性問題,它涉及到中華民族的全局利益、世界地位和長遠發展。面對台灣政治當局的去“中”趨“獨”的政治傾向,以傳承親情、鄉情和民族情的兩岸家族叙事為紐帶,在交流中實現互親、互愛與互信,進而重塑台灣同胞的國家認同,這對於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和祖國實現和平統一至關重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家國情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提倡愛家愛國相統一,讓每個人、每個家庭都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作出貢獻。”修齊治平、興亡有責的家國情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也是兩岸華人社會的共同文化基石,全面理解并發揮其所蘊含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助於兩岸同胞體認家國同構觀念,厚植家國情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全文請參閲中國評論新聞網:閲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