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指出,中國統一具有國際面與兩岸面兩個方面的影響,兩個方面又是互相關聯的。對國際因素分析,必須認識和處理以下幾對矛盾:國際因素的重要性和局限性、國際因素的延續性和變化性、中國戰略的國際面和兩岸面。只有順應時勢,觀念更新,才能在處理矛盾時高屋建瓴,豁然開朗。
國際因素的重要性和局限性
中國新世紀的三大任務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祖國統一和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三項任務的核心當然是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現代化如果不順利,就無法吸引台灣,和平統一就有困難;在迫不得已使用武力時,也將力不從心;即使統一了,也無法承受統一的代價,因為代價可能相當昂貴。由此可見,大陸作為中國的主體,舉足輕重。但反過來,祖國統一也能提升中國的綜合國力,增加戰略優勢,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在國際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其意義十分重大。
在香港和澳門回歸後,祖國統一的焦點主要反映在台灣問題上。台灣問題具有國際面與兩岸面兩個方面的影響。國際因素極其重要,其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壓縮“台獨”的國際空間,對於抑制“台獨”是絕對必要的條件。“一個中國”的原則已經深入人心,舉世公認,世界上的大國和絕大多數國家都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台灣“邦交國”未超出三十個,且多為拉美和非洲小國。
美國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執政,其總統最終都反對台灣“獨立”,把鼓吹“台獨”者視為“麻煩製造者”。在如此國際氛圍中,台灣“獨立”幾無可能。小布什總統於2002年在克勞福德農場會見江澤民主席時,明確宣佈“反對”台獨。2003年6月胡錦濤主席與小布什總統在法國埃維昂會晤時,小布什指出,美國將繼續“一個中國”、三個公報、《與台灣關係法》、反對“台獨”的政策,對台灣當局發出了警告。有的美國學者說得更明確:如果台灣決意不顧美國利益而宣佈“獨立”,美國可以不為台灣而戰。1
澳大利亞是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親密盟友。但是,《澳大利亞人報》主編保羅.凱利寫道,美國應該意識到,“一個中國”的政策極少在澳大利亞受到質疑。沒有人支持台灣實現“獨立”,台灣已享有事實上的“獨立”權益,澳大利亞人沒有理由為改變現狀而送命。他還警告說,如果中美關係破裂,責任在美方而不是中方,有些澳大利亞人會認為,維繫美澳聯盟的代價是不值得的。在與中國的關係上,澳美之間的態度分歧比美國人普遍意識到的更為嚴重。2澳大利亞的觀點可以代表大多數鄰國的想法。在國際的強大壓力下,即使台灣當局宣佈“獨立”,台灣的反對派力量也可能運用各種方法,終止“台獨”執政。
儘管國際因素對於制止“台獨”是絕對必要的,但是,它對於促進中國統一的影響又是有限的。“反獨”與“促統”雖有聯繫,但不能等同。在很大程度上,“反獨”是被動的承諾,“促統”則是主動的行動。世界各國在“促統”上的作用就比較有限,主要表現於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大國和鄰國出於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更關心維持現狀,保持和平、穩定與繁榮。在當前綜合國力競爭日益激烈的條件下,各國一般的心理是,並不希望崛起的中國因統一而變得更加強大。在兩岸分裂的情況下,它們雖然也擔心兩岸關係緊張而造成的安全影響,卻可能從兩岸分別獲得更大的益處。它們的態度在某種程度上是支持維持分裂的現狀,對中國統一抱有疑慮,更不贊成中國以武力對付“台獨”或外力入侵。同是小布什總統,雖然公開表示“反對台獨”,是一大進步,但他在各種場合,說得最多的還是“和平解決”。他在克勞福德農場對記者的談話中,三度提到“和平解決”兩岸問題,反映了他的關切所在。現實表明,美國雖然奉行一個中國、三個公報的政策,但《與台灣關係法》也決不廢棄。並且,美國不斷在售台武器的數量和質量上升級,事實上侵蝕了《八.一七公報》的規定。正如許多學者所指出的,美國對台灣問題的基本態度是不戰、不獨、不統。連台灣民進黨學者林濁水也在兩年前就注意到,美國對台灣問題的政策在“雙重加碼”,即一面強化與中國大陸的經貿往來,一面又增加對台軍售,在亞洲把美、日、韓、台、菲等聯結成准北約式的軍事同盟。3
日本也奉行了類似的政策。近年來中日經貿關係突飛猛進,經濟相互依存空前密切。2002年日本的財經界領袖達成了共識,把中國的崛起視為日本的機遇,將日本的經濟戰略重點轉向中國。然而另一方面,日本政府又提高日台間官方人員交往的層次,達到課長級,交流的問題也從純技術上升到政策性;強化日台安保對話,日本通過的“有事法案”也始終不肯講明是否包括台灣海峽,為自己留下模糊的餘地。
東盟十國與中國的經濟合作已經更上層樓,2002年中國朱鎔基總理與東盟各國首腦於柬埔寨金邊會晤時宣佈,2010年建成自由貿易區(10+1)。但是,東盟各國加強軍備的目的之一是“抵禦中國經濟威脅”。而新加坡前外交官、國際問題研究所榮譽書記埃裏克•周寫道,“台灣是‘東盟+3’方程式中的政治未知數”。台灣問題如果激化,可能使各國分化,破壞地區主義。而只要存在不安全的因素,美國的安全保護傘就會存在。4
第二,假設台灣萬一宣佈“獨立”,世界各國的態度不是鐵板一塊,也不會凝固不變。當今世界上既有整合也有分裂的潮流。即使在“一個中國”原則被普遍接受的條件下,台灣還有二十多個“邦交國”,說明它的經濟實力和“銀彈政策”還有一定的效力。近年來台灣的民主化也贏得了許多同情。再加上世界各國總是出于本國的國家利益和地緣戰略的考慮,並不樂見中國的強大。國際法既有承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基本原則,也有尊重事實的處理慣例。因此,中國的統一主要依靠兩岸中國人的決心、毅力、勇氣和智慧,無法指望別國為中國的統一而主動操心費力。
第三,雖然從地緣戰略上看,各國並不從內心支持中國統一,但是如果兩岸中國人堅持要統一,外界終究無法阻擋。朝鮮半島是有說服力的實例。由於南韓北朝堅決地宣佈支持民族和國家的統一,國際社會不得不重視其訴求,而且準備應對朝鮮半島統一以後的局勢。值得重視的是,目前世界各國也開始思考中國統一的可能與前景了,各國智囊開始討論這個問題。日本著名經濟學家大前研一於2002年底出版新著《中華崛起》(The Emergence of Chunghua),他預言,台灣將在2005年至2008年左右加入中華聯邦組織。此論激起了日本和台灣的熱烈爭論。美國的爭論也在興起,因為美國的政策一直認為,只有大陸采取武力行動,中國統一才可能實現。然而現在情況不同了,台灣與大陸之間的經濟往來達到了空前密切的程度,以至于美國經濟學家沃勒斯坦預言,兩岸已經開始了經濟整合,並可能在未來二十年內達到統一。5美國歷史學家南希•塔克(唐耐心)更明確寫道,美國應當意識到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性,指出,萬一台灣決定與大陸實現統一,美國將不能反對,也沒有多少選擇方案來阻止它。美國在台灣海峽有許多利害關係,如果把任何方案強加於人,不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也不會贏得兩岸的人心。6這種聲音將來會更加響亮。
從短期看,兩岸經濟相互依賴程度深化,無論台灣當局如何阻撓,經濟發展與合作仍會按照自己的邏輯前進。經濟合作和社會交往的擴大,能夠為中國統一奠定基礎,但它不可能自然地轉化為統一,也不會立竿見影。從長期看,兩岸中國人才是決定祖國統一的主人。國際因素畢竟是外因,外因終究要通過內因起作用。如果只重外因而忽視內因,就會把資源過度地投向外部,削減了投向兩岸的分量,因為資源總是有限的。在國際因素與兩岸因素之間必須達到平衡,找到良好的結合點,否則會造成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之勢,徒然提高外國身價,消耗我們有限的資源。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工作歸根結底要爭取台灣民心。民心認同則統一水到渠成。在這方面我們的工作已有了很大的進展,但離祖國統一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例如,大量的台商進入大陸,許多台灣學生到大陸求學,尚未認同大陸,更毋庸說爭取島內的民心民意了。
在祖國統一的問題上,大陸的態度是定量,追求統一的態度不會改變,但具體政策在變,變得更自信,更靈活,更包容;而台灣的態度是個變量。兩蔣時代台灣當局主張統一,從李登輝到陳水扁,“台獨”喧鬧升高,但還維持現狀。未來台灣人民對前途是不明確的,也是不一致的,它證明爭取人心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台灣的民意測驗表明,越是年紀輕學歷高的人,越能接受和平統一的理念,它反映了希望之所在。台灣民意對當局的影響將越來越大,而民意的變化取決於國際因素,更取決於大陸的變化和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