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郭一鳴:中山大學第三和第四校區
http://www.CRNTT.com   2024-05-03 11:54:26


中山大學深圳校區一景。\作者供圖
  中評社香港5月3日電/資深評論員郭一鳴今天發表在大公報維港看雲的文章說,中山大學深圳校區是我見過的內地最現代化的大學校園。所有建築都仿照廣州中山大學百年學府以及中山紀念堂的紅墻綠瓦中西合璧的獨特風格,形神兼備,連圖書館前的孫中山雕像,也是以一比一覆製廣州校區內的雕像。雕像矗立在校園內一座樹木蒼翠的小山頂,背後是一個歐式馬蹄形走廊,走廊後面是六角形的圖書館,這裡是整個校區的地標和核心。圖書館居高臨下,從頂層可以俯瞰整個校園,圖書館的圓頂天幕設計別出心裁,在這裡伏案苦讀的莘莘學子抬起頭來,便可仰望蒼穹,師生們稱這裡是“光明頂”。

  文章說,上周四(四月二十五日)應中山大學黨委書記陳春聲教授邀請,筆者和幾位本港潮籍商界新聞界朋友到深圳光明區參觀中山大學深圳校區。上午剛過口岸天氣驟變,一路上傾盆大雨,能見度很低,開車大約一個小時才到達目的地,可是一進入校園便雨過天青。藍天白雲下,一幢幢紅墻綠瓦、大氣典雅的建築物,到處綠草如茵,一條橫穿校園的小河,幾朵粉紅色荷花露出水面,悅目清新。這裡遠離塵囂、詩情畫意又充滿時代氣息。

  中午在學人苑吃完飯,陳春聲書記親自當導游,帶我們參觀了網絡空間安全學院、航空航天學院、集成電路學院、醫學院,以及圖書館、體育館、游泳池、音樂廳等。校園太大,好在有電瓶車代步。雖然時間關係只能走馬觀花,但已讓我們大開眼界。體育館游泳池都可以舉辦國際比賽,音樂廳的舞台深度多達八層帷幕,工作人員介紹,這裡的音響設備是一流的。在教學樓和教學實驗室,我們看到可供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的各種先進設備,可以製作各種機器人、飛機模型、無人機,以及數控車床、3D打印機等等。研究人員向我們演示已經投入使用的一套用於交通安全管理的道路交通信息系統,在這套系統的範圍內,任何經過的車輛行蹤以及車上人員所有信息都無所遁形。在航空航天學院,一名年輕的副教授帶領學生製作了一個火箭發射裝置模型,“我們準備在今年年底的百年校慶活動上發射這個模型”,副教授興奮地告訴我們。醫學院是最早成立也是規模最大的學院,這裡有一整套臨床執業資格考試系統,每一個科目設有獨立考室,學院領導介紹,該院畢業生執業資格考試首次合格率達百分之九十五,名列全國醫學院前茅。

  據介紹,中山大學在AI技術、網絡空間安全、航空宇航科學以及醫學生物等多個高科技領域,都達到國內一流或國際先進水平,成為國家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和國家級重大科研創新平台。此外,深圳校區與多家著名高科企業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形成產研學一體化。陳春聲說,“我們取得很多重要的科研成果,不少領域都有我們的貢獻,但基於各種原因,我們多做少說,或者只做不說。”

  陳春聲介紹,當年中山大學主要領導和深圳市主要領導一拍即合,可謂機緣巧合。二○一五年十一月雙方簽署共建世界一流大學戰略合作協定,在光明區建設中山大學在廣州、珠海之外的第三個校區:深圳校區,規劃占地面積三百一十四點三公頃,一期建設用地一百四十四點八二公頃,二期一百六十九點四八公頃規劃作為農學院的農業用地。二○一八年六月全面動工,二○二○年起分批交付使用,當年首批學生入校。二○二三年全部完成建設,交付給中山大學,俗稱“交鑰匙工程”。連同配備教學設施和儀器設備,深圳市政府總投入三百二十億人民幣。無論建設速度,還是投入金額,對很多香港人來說,都覺得難以想像。

  更加令人贊嘆的是,短短四年,中山大學深圳校區已成為一所學科齊全的綜合性理工科大學。從二○二○年第一批來自醫學院的學生入校,迄今已經有十七個學院,包括十個新工科學院、三個醫科學院,以及農學院、生態學院、商學院、理學院等。教職員一千兩百多人,當中包括兩名院士和三十八名國家級高層次人才共五百多名專任教師。學生一萬三千多人,當中九千名本科生和四千多名研究生。而深圳市和光明區,亦已經開始為當年大手筆投資中山大學的果斷決策,收穫豐厚、源源不絕的經濟和社會綜合效益回報。作為大學一把手,從學校選址到整個學科規劃,陳春聲為深圳校區的建設投入大量心血,在向各位好友介紹一項項成果時,他的臉上成就感滿瀉。

  文章說,中山大學正在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南下深圳辦學只是第一步,該校區的目標是要成為“支撐引領深圳經濟社會發展,輻射粵港澳大灣區及亞太地區的高層次創新人才重要培養基地”。中山大學將於今年來港設立香港高等研究院,邁出跨境辦學第一步,努力爭取在國際化辦學方面取得突破。換言之,中山大學第四個校區已經選定在香港。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