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韓國護衛艦發展進入“快車道”
http://www.CRNTT.com   2024-05-16 11:19:42


從上至下依次為:FFX-Ⅲ級首艦“忠南”號、FFX-Ⅱ級首艦“大邱”號和FFX-Ⅰ級首艦“仁川”號。
  中評社北京5月16日電/據韓國國防采辦計劃管理局消息,4月26日,韓國國防計劃推進委員會批准FFX-Ⅳ級(第四批次)FFX護衛艦項目,計劃到2032年共交付6艘。

  韓國海軍的FFX護衛艦項目分批次迭代推進,其中,FFX-Ⅰ級(第一批次)為6艘仁川級,FFX-Ⅱ級(第二批次)為8艘大邱級,FFX-Ⅲ級(第三批次)為6艘忠南級。目前,FFX-Ⅰ級和FFX-Ⅱ級已按計劃建成服役,FFX-Ⅲ級首艦“忠南”號於2023年4月下水,預計今年底服役。韓國海軍“壓茬式”推進FFX護衛艦項目,共計建造26艘高性能護衛艦,其規模與影響力引起外界高度關注。

  “小步快跑”打造多能護衛艦

  囿於歷史和半島戰略態勢,韓國海軍在較長一段時期內以發展近海炮戰型艦艇為主。近年來,韓國在優化近海作戰力量的同時,著手打造遠洋艦隊,加速推進國產驅逐艦和輕型航母發展,連帶FFX項目不斷迭代升級。2013年服役的FFX-Ⅰ級首艦“仁川”號的標準排水量2300噸,裝備法國泰雷茲SMART-S MK-2 3D多功能雷達、美制MK-45 127毫米艦炮和16枚反艦導彈,突出對海作戰能力。該級艦服役後主要作為炮艇指揮艦,承擔近距離海上對峙任務。

  2018年,FFX-Ⅱ級首艦“大邱”號服役。該艦標準排水量增至3080噸,最高航速30節。武器系統包括韓國國產垂直發射系統和“海星”反艦導彈、“密集陣”近防系統、“藍鯊”輕型反潛魚雷發射管,艦艉設有SQR-250K型低頻拖曳式被動聲呐。同時,該艦採用韓國國產SPS-550K型S波段多波束搜索雷達,可同時引導3至4枚艦空導彈攻擊目標。由此可見,該級艦在強化對海作戰能力的同時,兼顧反潛、突出防空反導,初步實現多用途作戰功能。

  FFX-Ⅱ級最後1艘艦於2023年服役,隨後噸位更大、綜合能力更強的FFX-Ⅲ級首艦“忠南”號於同年4月下水。該艦的戰鬥管理系統和艦載武器系統等均採用國產化裝備,被韓媒譽為“國產軍工技術綜合體”和FFX項目的“終極戰艦”。

  據韓軍方公開信息,FFX-Ⅲ級首艦“忠南”號長約129米、寬約15米、標準排水量3600噸,沿用FFX-Ⅱ級的柴電燃混合動力系統,最高航速30節,15節航速下航程約8300千米。艦上的武器系統、電子戰設備等沿用FFX-Ⅱ級的成熟裝備,戰鬥管理系統為“海軍盾牌”基線3.0版,配備集成式桅杆,內裝S/X雙波段相控陣雷達。同時,該艦使用韓國國產7管30毫米近防炮、國產艦殼聲呐和拖曳陣列聲呐系統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