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人民大學深圳設研究院 育金融人才
http://www.CRNTT.com   2024-05-20 14:37:37


中國人民大學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昨日在深圳正式成立。(大公報)
  中評社香港5月20日電/大公報報導,以“高質量發展與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為主題的中國人民大學首屆深圳金融論壇昨日在深圳召開,會上成立了中國人民大學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論壇圍繞中國宏觀經濟金融形勢與金融“五篇大文章”等主題,共論高質量發展與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

  多位專家認為,中國建設的金融強國,應當是服務於中國式現代化、體現金融普惠性並且能夠為改善國際金融體系作出中國貢獻的金融強國,中國亟需建立和完善中國式現代化金融體制,並提升金融業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能力。

  人民大學深圳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深圳)執行院長宋科受訪時介紹,人民大學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以“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地方發展,服務社會需求,服務學科建設”為原則,充分發揮人民大學在大金融學科及相關領域的優勢,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致力於將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打造成為立足深圳、服務粵港澳大灣區、面向全球,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金融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與創新高地,不斷為全球金融學科發展貢獻“中國樣本”與“中國方案”。

  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致辭表示,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民大學將深刻把握以金融強國戰略支撐中國式現代化重點任務,做好推進金融業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智囊團”,建好培養堪當建設金融強國重任的時代新人的“人才庫”,為以金融高質量發展助力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戴相龍:提高信貸效率 服務實體經濟

  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戴相龍在會上發表演講時表示,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亟需建立和完善中國式現代金融體制,保持貨幣信貸供應適度有效,促進融資結構合理,圍繞服務實體經濟做好金融服務的五篇大文章。要深刻認識中國式現代金融體系是保障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基本金融制度。錨定金融強國建設目標,建立中國式現代金融體系,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要進一步提高中央銀行宏觀調控能力,提高貨幣信貸資金使用效率。保持貨幣供應適度,充分發揮利率政策對金融宏觀調控的作用,為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提供良好的金融宏觀環境。要著力改善金融業結構,擴大股票融資,逐步改變社會資金“錢多本少”的問題。推動銀行業和保險業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有效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更好服務中國式現代金融體系建設。要全力做好提高金融服務質量的五篇大文章。

  尚福林:做好金融創新與風險防控機制

  原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尚福林在論壇上表示,提升金融業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能力,一是要深刻理解新質生產力對金融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要求。二是要客觀認識金融業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薄弱環節。主要表現為金融體系結構難以滿足投融資渠道的需求、金融產品服務難以匹配科技創新的需求和金融風險防控機制難以適應科技創新的特點。要在這些薄弱環節開展研究創新,更好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三是要加快金融強國建設,努力發展新質生產力。

  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吳曉求在論壇上提出,中國在建設金融強國的進程中,既要遵循金融發展的一般邏輯與共性,也要具備中國特色,兼具硬實力和軟實力。我們要建設的金融強國,應當是服務於中國式現代化、體現金融普惠性並且能夠為改善國際金融體系作出中國貢獻的金融強國。一方面,必須具備強大的、有競爭力、有創新能力的實體經濟基礎,為市場注入源源不斷的、有成長性的資產;另一方面,必須抓好市場化、法治化和國際化這三個關鍵環節。具體來看,第一,市場化是建設金融強國的基本前提。第二,法治化是建設金融強國的重要基石。第三,國際化是建設金融強國的目標。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