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放寬自由行 處處是商機
http://www.CRNTT.com   2024-05-23 11:23:32


內地旅客來港的逗留時間比以往長,對香港的旅遊、零售消費等有幫助。(大公報)
  中評社香港5月23日電/大公報報導,据利嘉閣地產總裁 廖偉強分析說,自香港全面恢復通關後,北上熱潮確實帶走了香港部分消費力,內地消費的“平靚正”構成了很大的競爭,令香港眾多行業叫苦連天,但筆者認為,不應如此消極來看待問題。

  大家在網上很容易接觸各項消費資訊及市場狀況,加之兩地運輸及交通配套措施日趨便利,縮短了距離、節省了時間,令大家更容易往返。港人不是說對於本土消費反感,只是想嘗試北上開開眼界、凑凑熱鬧,逐漸形成這股北上熱潮。

  內地客投資港樓興趣增

  香港與內地的交通便利是雙向的,港人容易北上的同時,內地人到香港亦同樣十分方便快捷。早前中央政府增加了港澳自由行的城市,更延長了持商務簽注赴港的人士在港逗留期限至14天,又擴展了人才簽注的適用範圍至北京和上海。

  內地逐步放寬南下的措施,必定會吸引更多消費者來香港,放寬威力其實不少,只是不會一下子就顯露出來。內地人來港的逗留時間比以往長,對香港的旅遊、零售消費等,當然一定有幫助,而他們打算來港投資房地產時,亦可以有更多時間考察和做買賣決定,所以有興趣來瞭解樓市的內地人自然多了起來。

  兩地一小時生活圈的建立,是內地對香港的一種便利政策,部分港人不瞭解,以為單純是在削弱香港的競爭力。其實凡事都有兩面,若港人懂得運用資源及作出轉變,政策反而可以加強香港的“揾食指數”。

  畢竟,內地人力資源及資金都雄厚,能加以利用自然可以幫助香港的發展,問題在於港商是否願意跟上大家的步伐,以及趕得上時代的變化。老是抱怨“市道唔掂”的人,根本難以進步。相反,如果懂得如何借助內地的優勢,如人力資源、平價產品,以及智能化經營等,運用在香港業務,就可以逆流而上,找到消極者看不到的商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