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家視點:以文旅深度融合書寫中國故事
http://www.CRNTT.com   2024-11-14 14:45:33


  中評社北京11月14日電/當前,隨著一系列穩經濟、促發展的措施落地見效,我國經濟呈現出回升向好態勢。特別是全國各地文旅市場,呈現出一派活起來、熱起來、火起來的場景。從淄博燒烤到“爾濱熱”,從天水麻辣燙到貴州“村超”,諸多旅遊熱點大有“網紅變長紅”之勢。電視劇《狂飈》的熱播為劇中“京海市”取景地廣東江門帶去了大量遊客,電視劇《我的阿勒泰》激起了眾多觀眾去探尋大美新疆的念想,這些都讓我們見證了旅遊“出圈”背後的文化力量。

  放眼全國的旅遊推廣,大都帶著鮮明的品格與獨特的氣質:“好客山東”,這是文化的性格;“老家河南”,這是文化的源流;“海絲起點,清新福建”,這是文化的交匯;“活力廣東”,這是文化的新質;“多彩貴州”“七彩雲南”,這是文化的多樣性。凡此種種,無一不在日常格調之中投射出文化的本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密不可分,要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讓人們在領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靈之美。當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當“詩”和“遠方”渾然一體、彼此成就,就能真正將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旅遊產業發展勝勢。

  提升旅遊的文化含量是對旅遊本質的回歸。旅遊具有經濟屬性、社會屬性和文化屬性。一直以來,我們過多強調旅遊的經濟屬性、社會屬性,忽略了其所具有的文化屬性。“以文塑旅”的發展目標與方向,正是要強化旅遊的文化目的和文化屬性。旅遊的經濟屬性要求旅遊產品必須吸引人、是有意思的旅遊,但旅遊產品和項目僅僅靠有意思是不夠的,既有意思又有意義的旅遊才能“從網紅變長紅”。中華民族自古就把旅遊和讀書結合在一起,崇尚“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從文化的視角看,旅遊不僅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學習方式和成長方式。方興未艾的博物館熱、研學熱,恰恰說明人們的旅遊需求從傳統的觀光旅遊向追求各地文化的沉浸式體驗轉化,人文旅遊、研學旅遊等有意義的旅遊越來越受人們的追捧。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蘊之深,值得代代相傳。放眼望去,當前“國潮”正興。長安十二時辰、盛唐密盒、雲游敦煌、北京故宮的解謎遊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一種新的存在方式贏得了人們的喜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擁有豐富的內核,可以賦予旅行更有品質的文化體驗。其實現方式就是時尚化、數字化、場景化。

  時尚化使傳統文化得以找到現代表達與呈現,讓年輕人產生情感共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衹有贏得年輕人的喜愛,才能真正避免“家財萬貫,後繼無人”的尷尬局面。女孩武亦姝在中國詩詞大會飛花令環節的驚艶表現,令人感嘆原來古典和時尚可以如此完美結合、互相成就。傳統文化並非只是微言大義、文獻經典,有了創意賦能的傳統文化元素,即可擁有時尚的氣息,更容易贏得青年的心。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