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台北動物園瀕危動物故事館開工 團團回來了
http://www.CRNTT.com   2024-05-17 18:30:19


大貓熊“團團”標本17日搶先亮相,栩栩如生的模樣,讓粉絲好感動。(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中評社台北5月17日電/今天是國際瀕危物種日,台北市立動物園特別舉辦“瀕危動物故事館”開工典禮,未來將展示穿山甲、射紋陸龜、無尾熊、黑腳企鵝和大熊貓等20多種動物的形態標本。2022年病逝的大熊貓“團團”標本今天搶先亮相,栩栩如生的模樣,粉絲直呼“好真實、好感動”。

  台北動物園園長諶亦聰表示,今年是台北動物園建園110周年,園方從早年收藏珍奇物種到今日以瀕危動物保育為本,強化動物福祉、保育研究、棲地保護與復育等為經營發展核心。

  她說,“瀕危動物故事館”將透過動物園持續保存的重要物種,如大貓熊“團團”,以形態標本等樣貌為保育計劃及成果代言,結合動物園110周年的13種焦點保育物種,如穿山甲、無尾熊等國際關注物種,倡議氣候變遷行動、國際保育行動合作、向生命學習、翻轉全球物種瀕危趨勢行動等。

  園方補充,“瀕危動物特展”未來將展出20餘種動物的形態標本,包括穿山甲、射紋陸龜、無尾熊、黑腳企鵝等,其中也包含最受關注的大熊貓“團團”。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從1963年起編寫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將全球生物的生存狀態分為9個等級。2006年美國瀕危物種聯盟(Endangered Species Coalition)將五月的第3個星期五訂為“國際瀕危物種日”,目的即在喚起大眾重視因棲地開發、環境汙染、非法獵捕、氣候變遷等因素對於野生生物造成的威脅,為翻轉物種生存狀態做出努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