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屏東黑鮪魚供過於求價跌谷底 漁會盼能出口
http://www.CRNTT.com   2024-05-27 16:28:35


為穩定黑鮪魚市場供需及價格,屏縣府27日促加速興建冷鏈中心。(屏東縣政府提供)
  中評社屏東5月27日電(記者 蔣繼平)高經濟價值魚種的黑鮪魚進入汛期,台灣捕撈黑鮪魚重鎮屏東縣東港漁港,卻因量多導致拍賣價暴跌至谷底,引起漁民不滿發怨言。由於黑鮪魚近年轉成以內銷為主,但超低溫冷凍設備不足,造成盤商很大困擾,導致崩盤。雖政府已規劃興建冷鏈廠解決,但觀察內需市場漸供過於求,東港區漁會總幹事鄭鈺宸仍籲政府要想辦法出口,才能長期解決問題。

  每年4到6月為太平洋黑鮪魚汛期,屏東縣東港鎮是台灣黑鮪魚主要捕獲地,經東港區漁會統計,截至5月25日已捕獲2866尾,比去年同期增加651尾,不過受到市場供需影響,拍賣價格呈現下降趨勢,原本4月18日首批黑鮪市價均價1公斤新台幣850元,4月底每公斤不到600元,5月中旬跌破500元以下,22日再砍半剩240元,且25日又砍半125元,不僅價格跌至谷底,漁民心也在淌血。

  另外,26日傳出有漁民怒斥“現在1公斤最低只剩下新台幣70元,不滿政府砸大錢辦黑鮪魚季卻不幫漁民度過難關。”接獲漁民陳情的屏東縣琉球區漁會首席專業顧問蔡寶興指出,該船捕撈黑鮪返台拍賣後,最高整尾拍賣出1公斤新台幣240元,但最低卻只拍賣1公斤50元與60元的賤價。

  針對近日的黑鮪魚拍賣價格事件,屏東縣政府農業處27日表示,今年黑鮪魚捕獲量比去年同期增加600尾以上,再加上超低溫冷凍設備不足,才會出現次級漁品單日最低拍賣價格較低的情形,將在漁業署協助下由周邊有餘裕冷凍設備支援,並加速冷鏈中心興建來解決問題。

  東港區漁會總幹事鄭鈺宸指出,漁民所謂出現拍賣價格最低每公斤70元,是屬於規格與品質較次級的魚體,也就是主要供做熟食或罐頭等加工品,因此才會出現單日最低價格偏低,但品質好的魚體,可以做為生食使用,拍賣價格仍有每公斤新台幣200到400元間行情。

  分析近期黑鮪魚拍賣價跌原因,鄭鈺宸指出,只要因為目前冷凍空間不夠,對盤商來說是很大的困擾;其次,台灣捕撈的黑鮪魚主要以內銷為主,外銷不划算,目前也沒有包裝廠協助外銷;且空運越來越貴,從原本每公斤新台幣60到80元,疫情後已漲至3倍,每公斤120到250元;再加上日幣匯率越來越低,賣給日本也賠本,因此近年來黑鮪魚都轉為內銷,內銷需要靠超低溫冷凍,分切後保鮮期還可以維持一年。

  對於目前政府已規劃要在東港興建冷鏈廠,鄭鈺宸認為,除了外銷為主的鮪鰭鯊都有幫助外,對內銷為主的黑鮪也可以暫時解決冷凍庫存問題,但長期來看還是要仰賴出口,不然再多的冷凍庫也不夠,她說“畢竟放在冰箱一直不吃,冰箱還是會滿”。

  黑鮪魚內銷市場是否供過於求,鄭鈺宸說,觀察黑鮪魚內銷這兩年確實是有這情況,因鮪魚市場對台灣來說本來就比較小眾,魚體好的部位一定做生食使用,但是台灣內需市場吃生魚片的,絕對不會比日本多,做成罐頭也沒有美國吃的多,這一、兩年因為黑鮪魚復育有成,所以捕撈量真的有越來越多,還是得想辦法出口。

  屏東東港是台灣捕撈黑鮪魚的重鎮,佔全台產量的50至60%,其次則是宜蘭南方澳,約佔全台產量的35至40%,不過台灣捕撈的黑鮪魚近年都以內銷為主。據台灣漁業署統計,2010至2019年之間,台灣的太平洋黑鮪平均捕撈量約在400公噸上下,平均產值約新台幣1億8千多萬,2020、2021兩年產量則突破1000噸大關,今年截至5月27日止已達1028公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