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大宗祠如今僅存第三進 |
|
重修後的效果圖 |
●過去7次重修或改建:
1、元大德六年(1302年),擴為三進。
2、明景泰三年(1452年),孔清節修祠修譜,兩廣總督王翱題匾“洙泗淵源”。
3、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重修,複構一閣,以奉至聖孔子先師。
4、明天啟六年(1626年),修廟。廣東布政使司蘇進、廣州知府洪雲蒸、南海縣知府錢忠愛,聯合題贈“闕裏名家”匾額,都禦史郭尚賓,題贈“孝友堂”匾額。
5、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大修。
6、光緒九年(1883年),全間拆卸重修。
7、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改建。
●淵源:始建於南宋
“我走遍了廣東各大孔氏家廟,這確實是年代最早的一家。”孔子世家譜續修工作協會嶺南分會會長孔繁文透露,現在疊南洙泗村的這一房孔姓人,是珠三角孔氏後人的嫡系。
南宋鹹淳四年(1268年),孔子五十一世孫孔念八(當年是名儒)在疊滘村南修建祖祠,命名為“至聖家廟”,成為廣東第一家孔子家廟,鄉里人都習慣稱之為“孔大宗祠”。孔繁文推測,孔氏珠三角的後人,直到當時才有實力修建宗祠,所以這“廣東第一家”就坐落在了疊滘。現時廣東約有10萬孔氏後人,僅南海就有8條孔姓村落,但珠三角的孔氏長房長孫,仍在疊滘。
●盛況:著盛裝誦《論語》
從孔氏族譜中看到,孔大宗祠占地1596平方米,清朝重修後呈三進格局,樑柱全用粗大的坤甸木、杉木做成,前面有牌坊,上書“太和元氣”,兩旁有東西塾,門口兩側兩隻半人高的“直頭石獅”,用紅石雕成,通體泛紅,是當時有族人考取功名之後皇帝御賜的。
上世紀50年代以前,孔大宗祠是周邊地區孔氏後人的活動中心,每逢節日就要在這裏“分豬肉”,孔氏後人尚文成風,宗祠兩側的東西塾當時都是作為書塾供村裏的小孩讀書,每到新生入學,還要在宗祠舉行“開筆禮”。
每年清明、八月二十八孔子誕等,四方孔子後人都要齊聚在此祭祖,屆時族裏的長輩就會穿起長衫馬褂,頭戴禮帽,誦讀《論語》中的名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歷經700多年的滄桑,孔大宗祠已經殘破不堪,孔子後人自發成立重建籌備委員會,將為古老宗祠進行第八次重修。據作孔子研究的有關專家表示,宗祠修好後,可重新恢復設開筆禮、祭祖大典等活動,也可將此地作為研究、宣傳孔子文化思想的基地。
昨日,廣州記者走進洙泗村,見到了拆除簡陋廠房後重現真容的孔大宗祠。
●滄桑:半世紀淪為工廠
上世紀50年代後期,孔大宗祠被鄉府收為集體所有,原有的牌坊、東西塾、前中二進被拆除,粗壯的坤甸木棟樑被拿去作電線杆,百年歷史的青磚麻石被用作興修水利、砌堤鋪地,而原地則建起了簡陋的紅磚房,先後用作農機站、辦公室、塑料廠、針織廠等。到了今年,租約到期,孔氏後人聯名請願,1月16日,孔大宗祠結束了半世紀的滄桑,回到孔氏後人手中,隨後,簡陋的紅磚廠房被拆除。
在南海疊滘洙泗村,看見原來的東西塾現在是簡陋的平房,只有正中的第三進還基本保留著清朝時候的原樣。村長說,這裏原為祭祀孔子的場所,牆上本掛有孔子畫像及“萬世師表”的牌匾,如今只餘四壁空牆,屋頂還被打出天窗,垂下長長的蜘蛛網。
●重修:向全世界的孔子後人集資
去年年底開始,洙泗村的孔子後人開始自發成立了“孔大宗祠重建籌備委員會”,發動本地及海外的孔氏後人集資重修孔大宗祠。可以看到,籌備委員會辦公室門前貼著大大的紅榜,上面寫著認捐1000元以上的人名,最多的捐了30萬元,還有美國、泰國等地的孔姓子孫。
孔村長介紹,自從發出重修孔大宗祠的號召以來,已經籌資100多萬元了,經過建築工程師的精算,一共需要200萬元以上的資金,他們希望爭取在2009年,孔子誕辰2560周年紀念大祭之前完成重修工程,修成後將恢復成清代鼎盛時期的樣式。
孔村長說,1985年前後村裏興修水利,有人在砌河湧的石磡的時候發現失落多年的孔大宗祠“直頭石獅”被丟棄在河底下,由於石獅有上千斤重,而且當時沒人敢挖,就悄悄藏在了堤岸下麵。孔村長說,當年砌石磡的知情人已經找到,不久之後就將動手尋找石獅。(來源: 廣州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