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報》:節能家電為何“叫好不叫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29 11:14:05  


  中評社香港訊/美國《僑報》5月26日載文《節能家電大陸推廣難》,摘要如下:

  近年來,大陸“電荒”帶來的緊張局勢使人警醒,各行各業談論更多的話題是節能,其中節能家電與民眾的生活關系最為密切,但節能家電在消費者中卻叫好不叫座。

  從一年的家電節能標識實施情況看,節能家電在中國叫好不叫座,看的多買的少,人們並不買賬。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近日對節能標識實施一周年的成效作了總結。初步統計,節能17.8億度電。如果市場上的空調和電冰箱都換成節能產品,一年可節約46.5億度電,折合能源155萬噸標準煤。

  在節能標識推廣一周年之際,各大家電買場雖然有許多顧客在向推銷員諮詢具體產品的規格、性能和價格,但是節能產品並不叫座。

  據瞭解,商家為推廣節能產品甚至精確計算出產品的“節能數位”,比如普通冰箱的平均日耗電為1.2千瓦時,而節能冰箱只有0.5千瓦時,在同等情況下,節能空調比普通空調每小時節電0.15千瓦時,節水洗衣機在不影響洗淨度的同時,比傳統洗衣機節水30%以上。

  然而,市場並沒有像期待的那樣,全面進入“節能時代”。消費者的感覺是節能家電雖然節能,但不省錢。

  專家認為,從理性的角度來看,消費者在選擇的時候要比較購買節能產品一次性多支付的成本,與長期使用後所節省的成本。以空調8年、冰箱12年的使用壽命來算,如果一次性多支付的成本比節省的電費額度要低,就可以選擇節能產品。但從消費心理來看,消費者更加注意一次性的付出。如果一台節能空調8年才節約1000元(人民幣,下同),而買的時候就要一次性多付800元的話,大部分人還是會選擇便宜的。

  一位空調企業的負責人透露,目前存在的問題是家電產品價格逐年降低、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家電企業面對的壓力很大。生產節能空調必須將普通銅管換成內螺紋銅管,壓縮機也要換成高效能的,這些節能改造一般至少要將生產成本增加300元左右,而這些成本最終只能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在中國,節能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企業行為,以前還有過“企業節能獎”,這是企業本身拿錢出來鼓勵企業技術人員創新,並非政府補貼。而現行的有關節能強制性法律法規還太少,對沒達到節能標準的產品,也僅是讓其下架而已。政府的支持力度也不夠,不能對市場進行更好的監管。

  中國家用電器品質監督檢驗中心檢驗部部長魯建國介紹,海外政府對購買節能家電的消費者實行發放補貼的行為大大增強了消費者節能意識,更好地推廣整個社會節能。中國也在不斷學習中,現在已經開始從法規、政策以及標準上加以引導,將高能耗、高水耗的不合格家電產品淘汰出局。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