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沙港 |
今年6月中旬,我應“山海相約”,走進南沙這塊熱土,有幸參加“南沙珠江文化論壇暨第二屆紅三角詩歌節”活動,並參觀了南沙海濱新城重大建設成果及周邊“海上絲綢之路”歷史文化景觀的采風。雖然是走馬觀花的流覽,但所到俱佳景,觸目盡芳菲。南沙,青山碧海緊緊相依,大廈小樓錯落有致,大道花園融為一體,澎湃的江水,靜謐的環境,構成一幅幅賞心悅目的工筆山水畫,組成一首首令人心醉的城市田園詩。
一6月19日,七十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詩人作家彙聚南沙大酒店的紅棉南廳。上午9時正,這裏隆重舉行著一場別開生面的“南沙珠江文化論壇”。當我聆聽省政府參事、珠江文化研究會會長、中山大學教授黃偉宗介紹了珠江文化的“源流”及其《建議將廣州南沙建設成為具有珠江流域文化科技中心功能的“珠江之珠”城》的發言後,我才對南沙的過去和未來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輪廓———
珠江,蜿蜒數千里,晝夜不息,投奔大海,來到江與海的交接處,造就了一大片河灘,這就是番禺南沙。番禺是窩底地,河網區,為二十多條河湧所分割。南沙又是海灣,淤泥深達三四十米,沼澤縱橫,灘塗交錯,是個交通死角,被人們稱為“番禺的西伯利亞”。然而,霍英東先生對這片灘塗卻情有獨鐘。他曾數十次從香港來到這裏,觀察河流,探測沼澤,踏勘荒山,希望能把灘塗變熱土。霍英東心中有一把大“三角尺”,他經量度,發現這片土地是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帶,又是穗、港、澳三角地帶的幾何中心,與廣州、深圳、珠海三個機場的距離也相差不遠。同時,這裏沿岸水深在7至15米之間,是珠江的黃金水道,是建造交通運輸樞紐的理想地方。路通,財通!霍英東先生高瞻遠矚,他開發南沙的目的是為了“連結香港,建設番禺,支持珠江三角洲及廣東的經濟發展”。南沙建設的定位明確後,這條路該怎麼走下去?開發南沙,首要的是先建橋樑、修公路、築堤壩、填海造地搞綠化。這十多年來,霍英東基金會帶頭與番禺人民興建了二百多座橋、六百多公里公路,造地二百多萬平方米。如今,南沙的交通建設已卓有成效,北往廣州,南通香港,東聯東莞,西接中山、珠海、順德、江門,交通運輸四通八達,為整合大珠三角奠下重要基礎。
霍英東基金會在修路築橋的同時,還建了一個通向世界的“橋頭堡”———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自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後,南沙的開發建設更是如火如荼,已經建成並已進行運作的有:新技船廠、東發貨運碼頭、粵港(南沙)物流中心、會議展覽中心、科學展覽館、英東教育培訓中心、歐陸式啤酒屋、美食街、商業街、文化街、蒲洲高新技術開發園廣場、36洞的國際標準高爾夫球場、作為民俗文化象徵的天后宮、資訊科技園區、五星級南沙大酒店、新客運港、廣州市英東中學、廣州南沙珠江三角洲世貿中心大廈、廣州南沙香港中華總商會大廈等,一座以交通運輸、商貿旅遊為基礎、以高科技為動力,並具有二十一世紀國際水準和中國特色的現代化海濱新城已初具規模,屹立在珠江口岸。
鴉片戰爭的古戰場———珠江口,是中國近代史開篇的地方。一百六十多年前,當英帝國主義發動鴉片戰爭的時候,廣東人民在民族英雄林則徐率領下,在這珠江口打響了正義的第一炮,寫下了可歌可泣的反抗外來侵略的史詩。浩瀚的珠江口,它有寬闊的“胸懷”,資深的“履歷”,可以擔當歷史的見證,上述所有這些數量巨大、內容複雜、實施艱難的項目,都是由霍英東先生直接主持的基金會組織、策劃、設計與實施而得以實現。南沙這樣一個如此規模、如此美麗的花園式海濱新城建設,竟是在國家經濟轉軌、政策多變、市場低迷、亞洲金融風暴等環境下進行的。一個在社會最底層打滾出身的億萬富豪,懷著一顆赤子之心,懷著對故國家園深深的感念之情,把自己的財富、心血和精力,傾注在尋求實現祖國現代化之路的奮鬥中!赤子之心,殷殷可鑒!
二在南沙開會、采風的這幾天,處處都使我感受到一種濃郁的文化氛圍和高新科技的氣息。當我走近“南沙科學展館”的時候,那獨特的、以中國狂草書法及阿拉伯數字碼裝飾的外牆,就給人一種科學創造所需的自由激情和嚴謹的感受。此館建在蒲洲高新技術開發園的東部,建築面積達一萬餘平方米,科學展覽館內的物理、化學、數學等展廳,以互動的形式,向觀眾展示基礎科學中的概念、原理和規律;而生命科學、地理氣象、生態環境及能源等展廳,則對與人類息息相關的生命與生活環境現象的有趣採集,它告訴我們生命的意義和作用以及該怎樣利用大自然賦予我們的資源。這裏還有展示高新技術的展廳和學術交流的演講廳等等。南沙科學展覽館是霍英東基金會為響應國家“科技興國”的號召而建的,旨在普及科學知識,提高全民學習科學技術的興趣,激發人們的科學想像力和創造力。南沙科學展館於2000年6月被列為“廣東省科普教育基地”,2004年被正式命名為“國家科普基地”。
更能體現南沙這座科技新城的是“南沙資訊科技園”。這是霍英東東基金會與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市政府、南沙管委會的合作項目,園區總體規劃占地250公頃,預計總投資30億港元,分三期建設,首期工程已於2002年底落成並投入使用。按霍英東博士的構思是“要南沙成為一個高新科技城市,與香港合作,推動珠江三角洲的經濟發展。”
走進南沙新城南部那具有典雅而古樸的園林式建築風格的資訊科技園,只見園內綠樹掩映、鮮花吐豔,把這顆南沙上的明珠,襯托得晶瑩剔透、楚楚動人。即使是在這個盛夏季節,也令人如沐春風,暑氣全消,心曠神怡。在這裏,你看到的不是鋼筋水泥的叢林,而是處處展現柔和的線條及景色。位於人工湖之南的會議培訓中心以及北面的迎賓樓、健身房和康體中心,還有實驗室及科技公司的辦公場所亦天衣無縫的融入一片鬱鬱蔥蔥的自然景色中,而這種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環境,真是適合科技精英們對高新科技的研發,更能激發他們的靈感和創意。正是這完備的現代化設施和優雅的環境,吸引了海內外多家高科技公司先後進駐,有從事軟體發展、光電技術、網路技術、微電子封裝、嵌入式系統、物流技術、生物技術等從事高新技術的公司。南沙資訊科技園為這些科技公司的創新和開發創造了優越的平臺,並為其互動成長提供了良機。
科學技術是現代化發展的基礎,世界已進入資訊時代,南沙資訊科技園是對建設科技新城投入的又一重大舉措。這更利於粵港兩地聯手發展高科技產業培植及軟體發展,同時也促進了內地高新科技公司和國際著名公司之間的交流合作。他們深諳,科技是使人們飛向未來的翅膀,南沙這座海濱新城插上翅膀後,將會更加迅速地向前騰飛,給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給人民帶來更多的幸福!
三珍珠,是古老的有機寶石。自古以來,我國人民把它視為純潔、光明、美麗的象徵。
在南沙珠江文化論壇上,黃偉宗教授就一個“珠”字,發表了深刻而富有內涵的演說:“廣州南沙這一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帶,是珠江水系的中心,也即是群龍爭珠、龍珠光芒四射的珠江形象中‘珠’之中心所在,故而以‘珠江之珠’之名稱之,並以此作為其文化定位去開發利用之,是既有歷史地理和經濟文化依據,又是大有文章可做、可以做出大文章的。”並提出:“以縮影和輻射珠江流域傳統與現代‘高、精、尖’的文化與科技之精華,寓集於所建新城之中,使其從形象到內涵,都具有‘珠江之珠’的內聚力和外延力,具有不亞於被稱為‘東方明珠’的上海浦東,被稱為‘東方之珠’的香港,那樣的風采和影響力。”這是一個多麼迷人的前景。這是多少南沙人為之興奮的夢。現代化建設的確要有超前意識,走一步,看幾步,並努力為之而奮鬥!我深信在不久的將來,南沙將會成為一顆熠熠生輝的“珠江之珠”!
來源:清遠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