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時報線上:文化赤字與中國經濟增長不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8-07 12:33:44  


文化赤字與中國經濟增長不符。
  中評社香港訊/泰國《亞洲時報線上》8月4日載文《文化赤字與中國經濟增長不符》,摘要如下:

  當世界逐漸習慣中國快速增長的全球貿易順差時,中國政府卻為另一個連續出現赤字的領域感到焦急,這就是“文化赤字”。

  前中國國務院新聞辦主任趙啟正曾於五月表示,“中國經濟自1979年起每年平均增長達10%,而中國的文化赤字與中國快速發展的經濟不符。”中國現在是世界第四大經濟體,在從全球貿易談判到匯率等所有領域內發揮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但中國卻缺少像《哈利•波特》和《達•芬奇密碼》這樣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故事。

  解決中國的文化赤字並不是個問題。中國國內“文化產業”的興起已被視作中國從發展中國家走向世界強國的發展道路上的一個重要措施。2008年奧運會將在北京舉行,這將是中國向世界證明它不光是世界工廠,展示其文化魅力的大好機會。

  利用文化影響力來提升中國在海外的形象也是旨在把中國塑造成一個“軟實力大國”的總體外交戰略的一部分。在從非洲到拉丁美洲、亞洲的外交走廊上,中國的政治家們正努力提升中國作為一個愛好和平及和諧共處國家的形象,以全球都接受的儒家價值觀為指導。在這一過程中,文化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要走向世界,中國必須完善其文化政策,重建中國文化的形象。”中國的官方媒體《人民日報》在去年秋天一篇社論中這樣寫道,進而又談到要創造出“中國製造”的文化產品,“當中國繼續歡迎國外文化產品時,‘中國風’還沒有刮起來。”

  在華外國人經常聽到:中國是一個有四千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其文明可謂博大精深。可是,中國人經常抱怨說,海外觀察家對中國有非常大的偏見。現在,中國文化界正努力扭轉這一趨勢。為了促進在全世界傳播中國文化,他們從事了一項巨大的工程:推廣漢語。中國宣佈在全球建立100所孔子學院以幫助外國人學習漢語。中國教育部的報告指出,現在全球有4000萬人在學習漢語,預計到2010年時將達到1億人。在華學習漢語的外國人由十年前的三萬六千人急增到今年的十一萬人。

  隨著漢語越來越受歡迎,書籍和出版業也成了中國文化攻勢的一個焦點。去年的一本書讓人們窺見了世界上這個增長速度最快的圖書市場的光明前景。企鵝出版社出價10萬美元購得了中國暢銷書、薑戎創作的《狼圖騰》一書的全球英文版權,這在中國的圖書界創造了一個紀錄。

  除此之外,中國也希望中國能像日本和南韓一樣成為流行文化風尚的確立者,在亞洲成為一個重量級的文化參與國。目前,日本和南韓的文化產業占全球文化市場份額的13%,而中國和亞洲的其他國家則只占到6%。

  中國還希望全球的投資人繼競相投資中國的製造業後,投資中國的文化產業。對於外國投資者來說,中國的文化市場將會是下一個黃金寶藏。中國文化產業在2004年的總附加值為420億美元,約占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2%。在1979年中國開放改革前,中國壓根兒沒把文化看作產業;形成對比的是,現在,中國文化產業已經雇用了約十萬人。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曾號召人民“破四舊”;可是,現在大家發現,中國的文化對游旅和文化產業十分重要,市場的動力已促使官員大力協助中國式的文藝復興。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