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海上絲路物證——錦綸會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8-08 09:58:17  


修復一新的錦綸會館基本保留了原貌,未來還將被打造成織造業博物館,重現中國四大名繡之一“廣繡”的魅力。
錦綸會館內共發現有20方、23塊歷史碑刻,這些碑刻還揭開了會館的身世之謎。
會館一進門位置有兩個面積五六平方米的小閣樓,其中一個為原件,另一個是複製品。別看小小閣樓,也有一段故事。
  中評社廣州訊/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遺跡——始建于清雍正元年(一七二三年)的錦綸會館,始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的錦綸會館,原位於廣州市荔灣區西來新街21號,是舊廣州紡織業(即“錦綸行”)的老闆們聚會議事的場所,它見證了中國資本主義的萌芽,現在是廣州市惟一倖存得比較完整的行業會館。從2001年4月開始,經過平移、整飾兩大工程後,錦綸會館“修舊如舊”,終於“原汁原味”重現在人們面前。錦綸會館已成為廣州市一個新的旅遊去處。 

孫中山批示“永遠保留”

  據羊城晚報報導,錦綸會館位於廣州市荔灣區西來新街21號,始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是舊廣州紡織業(即“錦綸行”)老闆們的聚會場所,見證了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現在則是廣州市唯一倖存的行業會館(其他如鐘錶會館、梨園會館等均已拆毀)。整個會館占地面積為668平方米,屬青磚空鬥磚木結構,建築面積為695平方米。錦綸會館歷史上曾進行過五次重建或修繕,解放後由市民政局接管,改為民宅。1999年8月被定為市文物保護單位。目前,會館未遭大的破壞,原有的格局仍清晰可見,原三進房屋結構及建築裝飾如石柱、木梁、瓦面、主牆體及磚雕、木雕、瓦脊、陶塑均基本完好。

  
  據曾任錦綸行值理的九旬老人李添回憶,1920年,當時的政府要將會館收入公產,孫中山得悉後,批示要“永遠保留”。

  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廣州市與荔灣區共同修建一條貫穿西關、全長2.8公里的南北主幹道———康王路。康王路從東風西路起,穿越西華路、中山七路、龍津路、長壽路、下九路、十八甫路、和平中路、杉木欄路,至鎮安路與人民橋相接。遠期還將向北鑽過流花湖,與廣園路相通。而錦綸會館就位於康王路上的長壽路與下九路之間,由於其歸宿問題遲遲未能敲定,影響了整個工程的進展。市建委副主任鄧漢英說,開始時規劃部門已準備將其拆除重建,每堵牆、每塊磚都已做了編號,但未能得到市文化局的同意。

  如何安排錦綸會館,主要有四種不同意見,即:原地保留、整體遷移、分割遷移、拆除複建。據參與此事的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吳仁培稱,原地保留實際上行不通,因為這裏將要求挖一條下沉式道路從館下通過,估計要8000萬元。再說康王路已設計挖隧道過下九路,其出口就已過了會館,且這麼短的路段有兩條隧道,既不合適也不經濟。如果在館前後設小廣場,“會館像座孤島”,車輛到此要走圈子,對文物會起很大的破壞作用,其排水也成問題。

  拆除重建據說也要6000萬元,更大的問題是:這樣新建起來的東西就不再是文物。有考古專家稱,“重建後的會館,其文物價值只有原來的20%,而整體遷移後的會館卻可保留80%,且費用要便宜得多”。

  石屎做成一個“鏟” 連根鏟起“水豆腐”

  但要將會館平移也不容易。因為歷經近300年的風雨,如今的會館雖結構基本完好,但已很破敗。牆體是“空鬥牆”,原有的灰泥已不具任何粘附作用,裏面的柱子也只是“放”在石凳上,下沒有基礎、上沒有固定物聯繫。吳教授形容在現場的感覺,“好像你的手輕輕按一下,它就會散了架。整座房子就像是一大堆磚頭壘在一起,是散裝的東西,不僅是‘老豆腐’,更是一塊‘水豆腐’”。因此一開始有人質疑平移的技術是否可靠。

  吳仁培教授一錘定音:“就算它是‘水豆腐’,也可以移!”他形容好像買一塊水豆腐,必須用鐵鏟從根部鏟起,這次也是要在會館的底下用鋼筋混凝土做成一個“鏟”,把它“鏟”到100多米外的新址,然後連“底”一起放下。平移後的會館會“連地板上的泥土也是原來的”,這就保證了“文物必須原汁原味”的要求。

幾經論證,廣州創造性地進行了國內外首例連地基完整平移文物。共花費300多萬元,將該館縱移80米,墊高1.805米後,再橫移22米,並逆時針轉1度,落腳於一個新建的停車場上。移動面積達668平方米,重2000噸。從2001年8月27日到2001年9月26日,歷時一個月的平移順利完成。

這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遺跡——始建于清雍正元年(一七二三年)的錦綸會館,順利地保存下來。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