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衙門一條街 今日廣州中軸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8-29 10:06:30  


今日的中山路是廣州城南北交匯的中軸線
清代中山路
  中山路是廣州市一條歷史悠久的路段,它集商業、文化、政治、醫療、娛樂、文化遺產、休閒住宅小區于一體,全路總長8.8公里,呈東西走向,是廣州城南北交匯的中軸線。

  在清代地圖上,當時中山四、五、六路原名惠愛街,因惠愛坊得名,從大東門到西門,是全城東西交通的主幹道,也是商業主街。它彙集了眾多的衙門:布政使司、廣東巡撫部院、廣州府、將軍府、番禺縣等,此外,附近還有兩廣部堂、左右都統等。

  如今商業林立的中山路,在清代則可以說是“衙門一條街”。

  時間到了民國,中山路以及中山大道都因為紀念孫中山而得名,但是具體緣由卻很少人知道。

  據市地名辦介紹:在省港大罷工委員的發動下,3000多名青壯年的罷工工人自願參加築路工作,他們組建分段15個義務築路大隊,包乾勞動。經過半年的苦戰,終於在1926年建成了一條西起農林下路口、途經楊箕、冼村、石牌、車陂、魚珠到黃埔,全長約18公里的公路。廣州市地名辦負責人說,因為該公路按照孫中山《建國方略》中的“實業計劃”意圖建築的,故名為中山公路(今為中山大道、中山一路等)。

  40年代後期,市內與中山公路相連接的幹道百子路、大東路、惠愛(東、中、西)路和西門口以西的新路分別稱為中山二、三、四、五、六、七路。原中山公路西段成為中山一路。

  由舊正西門至今中山八路段,在民國20年(1931年)前還沒有馬路,陳濟棠主政廣東時,計劃開發粵西,在西郊建設西南鐵橋(今珠江大橋位置處),1931年10月4日奠基動工,規劃從西門口開闢馬路直通鐵橋。之後拆遷民房,取直馬路幹線。1933年因市政經費緊缺停建。1936年陳濟棠下野,只留下一條泥沙爛馬路,兩旁爛屋。

  日本侵華,廣州淪陷,這條馬路至抗戰勝利都未有徹底治理。當年的爛馬路,晴天如香爐煙塵撲面,雨天如墨盒泥濘難行。50年代,市政部門鋪好了爛馬路路面,1960年新辟高基至三聖社的中山七路段和中山八路,連通新建的珠江大橋,使之成為廣州市西出口主要幹線馬路之一。

  如今,與廣州西部接壤的佛山市南海黃岐也“搭順風車”,巧用廣州中山路的無形資產,把自己形容為“中山九路”,成為該地段房地產廣告的賣點。

  在全國的省級行政單位政府所在城市中,有20個以上有中山路。在著名的沿海城市大連、青島、寧波、廈門、汕頭、北海均有中山路。在一些歷史文化名城如徐州、泉州、開封、襄樊、柳州、桂林、遵義、宜賓等,也有中山路。新興城市一般少有中山路,兩個新興的經濟特區就是如此。但有一個罕見的例外,青藏鐵路的起點,年輕的格爾木市,卻有一條中山路。最長的中山路在上海,最短的中山路在海口。(來源:廣州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