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現今繁忙的廣州港黃埔集裝箱碼頭 |
孤煙落日,黃沙滾滾,低吟的駝鈴迴響著世界商貿史上最古老最動人的樂章:這是著名的中國陸上絲綢之路。幾乎是在同樣古老悠長的歷史時空,距大漠駝隊千里之遙的南中國海面上,古老的船隊也在書寫著同樣的輝煌:這是以廣東為主要發祥地的中國海上絲綢之路。
自1887年德國學者李希托芬首次正式使用“海上絲路”名稱以來,幾乎舉世公認:是“沙漠之舟”和“滄海之舟”共同承載了中國兩千多年對外交往的厚重歷史。
是廣州,是鑲嵌在南海沿岸的眾多古港,似群星璀璨,編織了中國海上絲綢之路千年不滅的輝煌!
滄海桑田,濤聲依舊。古老的船隊已成為歷史的迴響,覆蓋著紅樹林的徐聞舊港也不復當年的喧嘩,但兩千多年的歷史積澱是如此厚重,從五裏鄉古漢墓出土的“萬歲”瓦當、琉璃瑪瑙,到陽江“南海一號”沉船大量的無價宋瓷,從廣州南越王墓、秦漢船臺遺址、“西來初地”、光塔寺、波蘿廟、十三行,到饒平柘林古港的“紅頭船”,仿佛都在默默地述說著曾經的艱辛和輝煌。
積澱的當然不僅僅是鏽跡斑斑的歷史。毫不誇張,是兩千多年的海上絲路,從根本上影響了廣東乃至中國的歷史進程;是兩千多年的海上絲路,賦予了廣東有別于內陸的海洋文明的特質;是兩千多年的海上絲路,塑造了廣東人敢為天下先、重商務實、開放相容的精神品格;是兩千多年的海上絲路,把今天的廣東再次推上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潮頭浪尖。
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指出,海上絲路不僅是貿易之路,它同時還是“對話之路”,是涵蓋了海上交通、經濟、政治、文化、歷史、地理、科技、移民文化等豐富內容的東西方文明碰撞、交流之路。以海上絲路為紐帶,印度的哲學、佛教、中東的伊斯蘭教和西方的基督教、美術、音樂、舞蹈、數學、物理學、醫學和西洋器物等,先後登陸廣東,並有機地融入了中國文化的歷史長河;而中國的儒學、中藥中醫、工藝美術和科技發明等,大多通過海道尤其是廣東向域外傳播、輻射,對啟動歐洲文藝復興、打破東西方的文化隔膜,都產生了相當的影響。在這一過程中形成的蔚為壯觀的華僑文化,則直接架起了東西方文化交融的橋樑。廣州及廣東沿海的一些古港都是早期華人向海外移民的始發港,目前在海外的華僑華人有3000多萬,其中廣東籍的就占了2/3強,他們以廣東方言和廣東民俗為標誌,形成了異彩紛呈的廣東華僑特色文化,並在嶺南文化的形成中留下了深深烙印。言及廣東華僑對中國改革開放所作的巨大貢獻,海上絲路是不能被忘卻的。
從康有為、梁啟超到黃遵憲、容閎、孫中山,從中國近代革命的策源地到中國改革開放的策源地、急先鋒,這一切出現在廣東絕非偶然,它是根植于廣東海洋特質文化沃土的產物,集中地體現了廣東人精神品格中的文化精髓,而這一文化的重要源頭之一,就來自海上絲路的萬頃波濤。是“大河如扇廣開網脈,異風奇巧八口往來”的豪邁,鍛造了廣東文化的開放、務實、多元和相容;是海上絲路的驚濤駭浪,造就了廣東人敢闖敢拼、堅忍不拔的精神品格;是“開風氣之先”的文明碰撞,賦予了廣東人更加遠大的眼光、更加開闊的胸襟。這是一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世界的大洋是相通的,人類的命運是相通的,海上絲路精神不死!
來源: 南方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