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廣東省情調查報告:粵國企薪酬管理缺乏規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8-29 16:43:59  


  中評社香港8月29日電/廣東省省情調查研究中心8月22日發布的《2006年省情調查報告》說,在國企改革中,一些企業違反《國有資本保值增值辦法》和省政府制定的量化考核指標的規定,以強調經營者個人貢獻為由,自定高薪酬。報告稱,有的企業實行“國有資產增量股權獎勵”,幾年間一些高層管理人員分別獲得幾千萬元甚至近億元個人收益,而企業每況癒下,甚至經營虧本。 
 
  工人日報報道,在《2006年省情調查報告》中,一份由廣東省委黨校2005年市廳班“國有企業改革”課題組完成的《廣東省國有企業薪酬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對策》則認為:“當前廣東省國有企業薪酬管理缺乏規范和有效約束,總體上處於無序和失控狀態。”

  根據廣東省國資委的統計資料,2005年1~6月,廣東省屬21家國有企業利潤總額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6.47%,全員勞動生產率增幅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9.65%,而人均人工成本支出卻增長了11.18%,其中5個企業集團人工成本支出同比增長超過25%。

  課題組在報告中表示,廣東省國有企業薪酬分配存在大鍋飯現象和“一高一低”的不公平現象。平均主義和大鍋飯主要存在於壟斷行業和沒有銷售收入的管理單位;“一高一低”主要體現為:國有企業一般員工薪酬高於勞動力市場價格,如有的企業司機年薪可達10萬元以上,有的企業後勤人員月薪高達7000元~8000元,而技術崗位、高層管理崗位、關鍵崗位人員薪酬卻低於勞動力市場價格。

  壟斷行業和競爭性行業員工收入相差懸殊。據統計,2004年,在省屬某集團企業的一級企業中,員工平均工資最高的達到34萬元,最低的僅1.75萬元,相差近20倍。

  同時,低工資、高福利、高補貼的現象十分嚴重,部分國有企業沿用計劃經濟時代的員工薪酬結構,與企業效益和個人工作業績掛鉤的“工資”部分只佔總薪酬的10%~30%。

  此外,報告顯示,薪酬分配存在過度向管理機構員工傾斜的問題。

  對於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報告認為除了產權制度改革進程緩慢和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出資人不到位之外,過分強調國有企業在薪酬分配中的自主權,缺乏有效監督是造成當前國企薪酬管理“無序”和“失控”的重要原因。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