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18日電/上屆世錦賽冠軍蔡蔡贇/付海峰被東道主選手翻盤,中國隊包攬世錦賽全部金牌的夢想破滅,中國隊在男雙專案上的薄弱再度顯現,光靠一對“風雲組合”衝擊奧運會金牌存在著很大的隱憂。
在中國隊的五個單項人員儲備中,男子雙打可以說是力量最單薄的,基本上是靠蔡贇/付海峰一對選手打天下。另一對選手謝中博/郭振東雖然征戰多年,但是長期得不到世界大賽的鍛煉機會,所以實力上、戰績上離世界一流還有差距,完敗于韓國選手鄭在成/李龍大並不奇怪。
相反,其他國家一般有兩對實力強勁的對手,譬如馬來西亞的古健傑/陳文宏和鍾騰福/李萬華,印尼的基多/塞蒂亞萬和哈里昂托/尤裏安托,韓國的李宰鎮/黃智萬和鄭在成/李龍大,此外還有英國的克拉克/布萊爾以及丹麥的埃裏克森/倫加德等,可以說是強手如雲。
所以,雖然“風雲組合”高居世界第一,最近兩年來狀態也相當出色,但是在大賽上,往往陷入“好虎面對一群狼”的局面。而且,這樣的情況,使得中國男雙在世界大賽中過於依賴蔡贇/付海峰這一對選手的狀態,沒有了有力的支援,容易顯得勢單力薄。畢竟,不能指望“風雲組合”每次都像2006年世錦賽那樣,能單槍匹馬過五關斬六將。
蔡贇/付海峰是中國男雙挑大梁的人物,也是世界第一號男雙。他們在17日的失利,其實關鍵的原因在於蔡贇的發揮失常。在蔡贇/付海峰這一對組合中,兩人特點互補,分工明確,蔡贇多在前場,負責網前的控制與組織,而付海峰在後場比較多,進攻、劈殺能力強,而且兩人一左手一右手,相得益彰。
在平時的訓練中,李永波非常重視蔡贇在這對組合當中的控制、組織和主導能力,經常對蔡贇進行“四對一”的訓練:既同時派出四名球員,一齊與蔡贇打球,強化其比賽能力。
但是17日的比賽中,蔡贇狀態大爲失常,不僅沒能控制好節奏,反而失誤較多,使得付海峰的後場進攻也失去用武之地。賽後,對手鍾騰福/李萬華也表示,他們能取勝的原因,主要是蔡贇太緊張,沒有發揮好。
不過,蔡贇的失常導致比賽的失利,也暴露出這對組合,乃至中國多數男雙組合在配合方式上的缺陷。中國的男雙組合,如同歐洲選手一樣,喜歡採用兩名特點互補的選手,比賽中一個長於球感,快速細膩,擅長控制,網前出色,另一個長於進攻,劈殺有力,站位一前一後。蔡贇/付海峰就是如此的配置。
但是這樣的組合方式,儘管互補,卻過於依賴蔡贇的控制,像17日比賽這樣,一旦蔡贇稍微發揮不佳,在速度、節奏上就被對方控制。這種時候,“互補”往往流於單調,缺乏調整的能力。
相反,東南亞印尼、馬來西亞等國家的男子雙打,其配置方式就與中國、歐洲選手不太一樣。譬如鍾騰福/李萬華、古健傑/陳文宏、基多/塞蒂萬、陳甲亮/吳俊明等,他們並不是“互補型”,而是兩位選手都同樣的速度快、手感好,網前處理與控制能力出色,而且,他們的後場能力也並不遜色太多。這樣,比賽中,兩名速度快,技術細膩的球員輪番上陣,可前可後,節奏上往往比中國選手更快、變化更多。
誠然,東南亞男雙選手的配置方式,也與他們的隊員普遍手感、技術相當出色有關。但是,他們這種不追求“互補”的、全面型、多樣靈活的配置方式,的確值得中國男雙選手借鑒。當今羽壇,戰術發展最快的單項就是男雙,而東南亞選手的配置方式,應該說是走在了中國的前面。
不過,無論是人才儲備的匱乏,還是組合方式的局限,問題解決起來都不是一日之功。距離奧運會不到一年的時間裏,要把謝中博/郭振東磨練得像“風雲組合”一樣強大,難以做到;而要把蔡贇/付海峰兩人都變得能前能後,同樣不現實。
國羽的教練組所能做的,只有盡可能地提高兩人的競技狀態。所以,中國的男雙,這個唯一從未拿過奧運冠軍的羽毛球專案,在2008年的奧運會上,依然面臨著極爲困難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