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八路軍副參謀長、中共中央秘書長等職的王若飛,原名王蔭生。他從小就崇拜岳飛,在讀了《木蘭辭》後,又有感於“萬裡赴戎機,關山度若飛”的佳句,遂改名為“若飛”。
中國共產黨早期婦女運動領導人之一的向警予,原名向俊賢。她在周南女校讀書時,一次學校舉行運動會,一位運動員奪得400米冠軍,到達終點後卻暈倒了。有人說這個運動員雖然精神可嘉,但為了一次比賽拼命不值得,向警予不同意這種觀點,說:“這位同學的拼命精神十分可貴。從今天起,我決定改名為‘警予’,警鐘的‘警’,‘予’就是我。我要時刻敲響警鐘,提醒自己不要忘記用這種拼命精神去求學救國家。”
曾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三軍軍長的黃公略,原名黃漢魂。由於崇拜西漢時期張良的老師黃石公的謀略,於是,他改名為“公略”。
中國共產黨早期青年運動領導人之一、曾擔任黃埔軍校政治教官的蕭楚女,原名蕭樹烈。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後,蕭樹烈從愛國詩人屈原的“忽反顧以流涕兮,哀高丘之無女”詩句中得到啓迪,取了屈原用來象徵愛國志士的“女”字作為自己的名字,以表示他要作“楚女”的偉大抱負。
曾任八路軍一二0師政委的關向應,原名關致祥。1924年5月,他離開大連來到上海,從此走上革命的道路。他在閘北市民協會協助陳為人從事革命工作的同時,又進入共產黨人創辦的上海大學學習,並改名“向應”,意在立志響應“主義”之召喚,為之而奮鬥。
1927年起任中共江西省委書記、長江局書記等職的羅亦農,原名羅善揚。大革命時期,他從事工人運動,曾是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的領導者之一。他曾對其夫人說:“我過去的名字叫羅善揚,現在叫亦農,意思是我既能為工人服務,亦能為農民服務。”
曾任中共中央南方局書記兼廣東省委書記、領導了廣州起義的張太雷,原名張曾讓。參加革命後,他改名為張太雷,其含意是立志把自己化為改造社會的“巨雷”。
早期農民運動領導人之一、曾任中共中央農委書記等職的彭湃,原名為漢育。他之所以要改名為“彭湃”,是為了激勵自己像浩瀚的大海那樣汹湧澎湃,去衝刷黑暗社會的污泥濁水。
中國工人運動領導人之一、建國後曾任中共中央華北局書記處書記等職的李立三,原名李隆郅。1924年的一天,時任中共上海區職委書記的李隆郅,同劉少奇一起去給工人開會。在進入會場前,劉少奇說李隆郅這個名字不好寫,建議他改個名字,正好這時他們對面站著三個工人,於是李隆郅說:“就叫李三立吧。”劉少奇說:“這個名字好,筆劃很少,工人容易記也容易寫。”可李隆郅想了想又說:“不行,改為李立三吧。”從那以後,李隆郅就改名為李立三了。
陳毅原名陳世俊,自號“仲弘”。後來,他感到取名字如果真要有點什麼意義的話,那麼,萬事成功都得有毅力,於是,就改名為陳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