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澳門日報:胡溫引導聆聽民意新風 可為民解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02 09:26:57  


  中評社香港3月2日電/澳門日報今天社評說,繼去年六月二十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人民網首次與網民線上交流後,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今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同海內外網民進行了線上的文字與視頻交流。這是國家領導人重視民情的具體表現。

  “和網友們進行線上交流,對於我來說是第一次。第一次的事情難免有點緊張,但是我總記得母親常跟我說的一句話:無論是對甚麼人,要誠實,要用心講話。”溫總理簡短直白的開場白,一下子拉近了他與廣大網民的距離。

  社評說,短短兩個多小時,海內外網民向溫總理提出了三十多萬個問題,涉及醫療、教育、就業、股市、樓市、“三農”等民生問題,以及金融危機與經濟形勢,國際關係與對外交往,甚至包括總理的私生活、興趣等。溫總沒有準備任何稿子,而是用“心”回答,他真情流露,再次感動億萬民。

  “我曾經多次引用過這樣一句話,‘知政失者在草野,知屋漏者在宇下’。最能了解政府的是群眾,最有資格評價政府的也是群眾。”“我一直認為群眾有權力知道政府在想甚麼、做甚麼,並且對政府的政策提出批評意見,政府也需要問政於民、問計於民,推進政務公開和決策的民主化。”“我每天幾乎都上網,上網最長的時間可以達到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想和網友交流是我期盼已久的,這種交流能使我看到網友的意見和要求,網友也知道政府的政策。一個為民的政府應該是聯繫群的政府,與群眾聯繫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利用網絡與群眾進行交流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溫總這些發自內心的說話,顯露了他此次直面網民的目的——聆聽民意,為民解憂。

  社評指,網絡近年漸成為民眾參政議政,為政府建言獻策的平台。每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網絡上關於大政方針、國計民生的討論都異常活躍,“我有問題問總理”等網站專欄近年大受民眾歡迎。廣大網民在網站上各抒己見,不少好的意見和建議引起了各級政府、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重視,促成國家和地方不少重要政策和制度的形成。

  網絡亦逐漸成為社會監督的一支重要力量,許多網民將社會上各種問題和不良現象在網上曝光,引起政府有關部門重視。中國監察部部長兼國家預防腐敗局局長馬馼日前表示,她曾用網民提供的線索,對數起公款出國(境)旅遊案件進行了查處。另外,一些貪官也因被網民曝光,最後鋃鐺入獄。

  社評認為,其實網絡是一個大社會,這個大社會一線相牽。老百姓對政府施政的評價,官員的功過得失,全都反映在網上。同時它亦是“下情上達、上情下傳”的“直通車”。中國領導人重視利用這一現代科技,廣集民意,了解民間疾苦,及時採取相應對策措施,改進工作,無疑是造福人民一大善舉。期待更多的地方官員能效倣國家領導人,利用網絡等多種渠道,傾聽民意,體恤民情,真正做到為民服務。


    相關專題: 溫總理網上諮政 網民改變中國政治版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