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撈回”“漏網”重要消息:侯友宜訪大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02 15:34:36  


  中評社香港3月2日電/澳門新華澳報今天發表富權的文章說,這是一則“漏網”了而又被“撈回”的重要消息。據《中國時報》昨日報導,隨著兩岸政治互動新形勢的發展,兩岸高階警官與公安首長的交流層級愈來愈高,“中央警察大學”校長侯友宜去年底曾在北京會見中國國務委員兼公安部部長孟建柱,這是兩岸迄今最高層級的警官與公安首長的交流接觸。不僅警官與公安交流層級升高,兩岸警方的合作層面也日益擴大。該報導又表示,侯友宜是於去年十月間應中國警察協會之邀,率同“警政署”刑事警察局長黃茂穗,“海巡署”副署長鄭樟雄等高階警官,前往北京出席兩岸四地的警政學術交流活動的。

  侯友宜率團到北京訪問,與近日國台辦發言人範麗青在新聞發佈會上回應呂秀蓮希望到大陸訪問時表示,“凡是贊成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台灣各界人士,我們都歡迎他們以適當身份來大陸訪問”,普遍被島內政界視為“釋出善意”一樣,都是在悄悄地落實胡錦濤關於“對於那些曾經主張過、從事過、追隨過‘台獨’的人,我們也熱誠歡迎他們回到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確方向上來”的指示,有利於團結更多的台灣各界人士共同參與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實際上,侯友宜雖然並未加入民進黨,但卻是得到民進黨大力提攜。二零零零年民進黨執政,時任台北市警察局刑警大隊長的侯友宜,未依慣例先調升直轄市分局長職務,直接升任“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副局長一職。後來又僅以桃園縣警察局局長歷練,直升三線三星的刑事警察局局長。後來更因偵查“三‧一九槍擊案”“有功”,以歸罪於已死無對證的陳義雄,來掩飾陳水扁“自導自演”,因而再獲跳升“警政署長”,硬生生地擠走了任職期內整頓台灣治安做出成績的“非我綠類”謝銀黨。因此,台灣政界和媒體都普遍將他歸類為“泛綠”。也正因為如此,民進黨在部署今年底的縣市長選舉時,曾希望徵召他參選桃園縣長,甚至連民進黨“無人參選”、形同棄選的苗栗縣“立委”輔選,也希望他能“顧全大局”報名代民進黨出征。

  為此,馬英九上台後,並不信任侯友宜。盡管在馬英九競選“總統”期間,身為“警政署長”的侯友宜,與“國安局長”許惠祐,都作了“政治投資”,盡心部署對馬英九的維安,導致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謝長廷“吃醋”,直斥“厚此薄彼”、“偏心”,但馬英九仍不敢輕易相信許惠祐、侯友宜二人的“表忠”,仍將二人調離其所任的敏感職位,其中侯友宜被調往“中央警察大學”,作同樣是三線四星的校長。雖是職級平調,但手中實權已是不可同日而語。

  也正因為侯友宜被歸為“泛綠”,故二零零六年初侯友宜擬以“兩岸警察學術交流”名義率團訪問大陸時,遭到大陸有關方面拒絕。當然,他此次未能成行的原因,也不單止是被歸入“泛綠”,而且也因為他當時的“警政署長”職務極為敏感,在陳水扁大搞“台獨”分裂活動之際,具有官方身份的台灣政界人士訪問大陸已被視為“禁區”。更重要的是,侯友宜對大陸公安的態度極不友善,其中又以一九九四年他隨團前往浙江省千島湖進行現場勘察,匆匆作出了“中共消滅證據”結論,並與公安部刑偵局反恐處處長何挺針鋒相對激辯,最為顯著。

  實際上,據大村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出版的《天龍特警侯友宜》一書所載,一九九四年三月三十一日的“千島湖事件”案發後一個月,在輿論強大的壓力下,台灣海基會不得不組織一個由副秘書長許惠祐帶隊,包括法律、法政、火場鑑識、刑偵專業專家在內的“調查團”,前往大陸千島湖進行實地勘探。侯友宜是“調查團”成員之一。出發前,侯友宜就以“中共湮滅証據”的主觀成見,搜集有關“証據”,並將之攜帶到千島湖現場,準備將之作為“揭穿大陸辦案專家說謊的秘密武器”。在到了杭州後,海基會嚴格執行“了解案情,追究責任;要求道歉,進行索賠”的定位,與大陸相關官員協商。但侯友宜卻以“刑偵專家”的專業身份,提出許多“案情疑點”,反駁大陸警方的結案報告,並就此要求讓其前往案發現場勘查。以侯友宜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台灣的刑警直接到大陸“辦案”,已包含有台灣治安人員在大陸進行“準司法調查”行為的另一層意味。侯友宜等人前往千島湖案發現場實地勘察,當他在看到因已結案而已清掃的“海瑞號”時〔此時距案發已有一個月零九天〕,竟當即以台語說:“幹!還看什麼,回去算了!”後來,許惠祐根據他提供的“專業”意見,在現場記者會上提出了“七大疑點”,逐一質疑大陸警方的偵查報告。返回杭州後,在兩會專家的討論中,侯友宜又態度強硬地質疑大陸的刑警專家,連跟隨採訪的台灣媒體也形容他“執著”、“剽悍”、“火爆”。《天龍特警侯友宜》一書更形容侯友宜“頻叫對手招架不住,氣勢淩人,更敢於戳破中共公安人員公然說謊的膽識,讓中共公安官員當場難堪”。由於侯友宜的這個態度,使到部份台灣民眾對“千島湖事件”及大陸方面的處置方法更加不諒解,從而認同李登輝對大陸當局“土匪政權”的污篾之詞。 

  因此,以侯友宜的“泛綠”政治背景,及曾對大陸不太友善的政治態度,北京仍能讓他率團登陸訪問,應是“釋出善意”的具體體現。畢竟,侯友宜從來沒有發表過“台獨”言論,而且也有心要推動兩岸警務交流,促成兩岸合作打擊跨境犯罪活動。這應可被列入胡錦濤所說的“對於部份台灣同胞由於各種原因對祖國大陸缺乏了解甚至存在誤解、對發展兩岸關係持有疑慮,我們不僅願意以最大的包容和耐心加以化解和疏導,而且願意採取更加積極的措施讓越來越多的台灣同胞在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中增進福祉”的對象。

  因此,範麗青所指的“凡是贊成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台灣各界人士,我們都歡迎他們以適當身份來大陸訪問”,也就可被視為為呂秀蓮訪陸作鋪墊。因為呂秀蓮將是以“媒體人”身份登陸,屬於“各界人士”及“適當身分”,避開了民進黨高幹及前任“副總統”的敏感身份;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兩岸媒體交流也可被歸列進去,這就為呂秀蓮能順利訪問大陸排除了障礙。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