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蔣介石逝世 |
蔣介石的病逝在島外也引起不同的反響。首先來自大陸新華社的消息是:中國共產黨仍視其為“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在中國的代表”,“雙手沾滿了中國革命人民的鮮血”,他是國民黨反動派的頭子、中國人民的公敵,是死有餘辜。
來自外國的消息是:有些國家把蔣介石貶得一文不值,有些國家又把他說成是20世紀的英雄。蔣介石一生中最“忠實”的外交盟友美國,對蔣之死表示十分冷淡,福特總統原擬派農業部長前來吊喪。後經台灣當局要求,才改派副總統洛克菲勒前來。福特對蔣介石病逝只作了禮節性的聲明,稱:蔣介石“是一個具有堅定正直的品質、巨大的勇氣和深切的政治信念的人”,是“最後一位在世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重要盟國領導人”。他的病逝“標誌著中國歷史上一個時代的結束”。
蔣介石另一“外交”夥伴日本,對蔣介石病逝表現出出奇的狂熱。4月7日,各大報均以頭版頭條新聞報道了蔣介石病逝的消息,多數日本報紙稱蔣介石是“近代中國所產生的英雄”。特別是蔣介石頑固堅持的“反共”立場,得到了日本極右翼的積極支持、響應。
其後,日本首相三木武夫以自民黨總裁的名義,給蔣經國發了一個唁電。同時,自民黨決定派前首相佐藤榮作以“自民黨總裁代理”的名義前往台北吊喪。由於中國內地的抗議,最後日方連自民黨代表的名義也沒用,佐藤榮作與另一位前首相岸信介以“友人代表”身份出席了蔣介石的葬禮。
按照歷史定律,任何一位主要當政者病逝後,圍繞著權力繼承問題,必然有一番爭鬥。這種狀況在蔣介石病逝後也依然存在。老的一代因蔣介石在世不好發作,蔣一死,已無人再能約束他們,他們不會買蔣經國的賬。對於老一代此時此刻的心境,蔣經國最明白不過了,經過老蔣幾十年的培養,蔣經國長進甚大,羽翼日漸豐滿。他出任閣揆後的種種動作愈益顯示出“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蔣介石病逝時,儘管嚴家淦依“憲法”就任“總統”職,但國民黨統治體制是“以黨統政 ”,黨權高於一切。嚴家淦繼“統”,並未解決權力繼承問題。蔣經國為順利繼承父位,接連拋出了幾個殺手鐧。
首先採取以退為進策略。此一策略就是蔣經國在其父病逝後第二天凌晨向國民黨中常會提出“辭呈”。江南稱蔣經國此舉純系“荒唐”,並藐視新“總統”。
其次借父喪壓先朝老臣。在蔣介石病逝後,蔣經國利用其父的偶像地位,做出“至孝感人”的樣子,一方面“悲哀跪哭,昏迷不省”,一方面抱病夜宿靈堂。報刊登出他“長跪致哀”的照片,又登出“求忠臣於孝子之門”的阿諛之言,並推論說:“由於蔣院長的恪盡孝道,我們更感到國家信托得人,他所領導的政府,必然是一個大有為的政府。”
可憐的嚴家淦,大約是因為沒有一個可以令他“恪盡孝道”的父親,剛剛當上“總統”,“政府”就已經由別人領導了。蔣經國深感自己地位還不够固若金湯,故要報紙刊登他的舊作《我的父親》,還拿出蔣介石給他寫的一些字交給報紙發表。凡此種種,無非是想借他父親的聲威壓服先朝的“元老”。同時,他又為爭取民心,每天早晨去中山紀念館向瞻吊其父的老百姓致謝。
再次,策動軍界對他宣誓效忠。“國防部長”高魁元、“參謀總長”宋長志均系蔣經國的親信,在蔣介石病逝後,高、宋二人明確表示對蔣經國效忠。同時與情報機構協同,嚴密注視社會動態,使蔣介石病逝後台灣的混亂局面與不安定情緒得以穩定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