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區,幅員遼闊:339萬平方公里;民族眾多:漢、回、藏、維、蒙等十多個兄弟民族,共2350萬之眾。同時,政治複雜,經濟落後。習仲勛提出:一切工作都要在民族團結基礎上採取“穩進慎重’方針進行。
“爭取各民族上層人士,爭取宗教方面人士,然後去發動,不可顛倒過來。”這是習仲勛當時解決民族矛盾的方程式。
爭取青海省昂拉部落第十二代千戶項謙歸順,是習仲勛在西北地區解決眾多民族問題中一個代表。
事後,毛澤東見到習仲勛時,說:“仲勛,你真厲害,諸葛亮七擒孟獲,你比諸葛亮還厲害。”
確實如是。
項謙結合馬步芳一○○師師長譚呈祥、騎兵十四旅旅長馬成賢等反革命武裝,組織所謂“反共救國軍”第二軍,發動叛亂。爭取項謙的歸順工作,自1949年12月始至1952年7月11日下午,項謙從南乎加該森林回歸,時達兩年七個月之久。從1950年9月到 1952年4月,中共青海省委統戰部長周仁山、藏傳佛教大師喜饒嘉措、藏族部落頭人、寺院活佛等50餘人,身入虎穴,親赴昂拉,先後與項謙和平談判達17 次之多。其複雜曲折,變化多端,頗具戲劇色彩。
習仲勛親自領導這場鬥爭中,顯示出他那“爐火純青”的智慧和才幹。
他高瞻遠矚,多次向青海領導指出:正確解決昂拉叛亂,不僅對解決昂拉藏族同胞關係極大,而且對於我黨在青海其他藏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站穩腳跟,建立人民政權,開展工作關係極大;甚至對於甘、川、康藏區乃至西藏也有重大影響。他說,必須堅持在充分軍事準備基礎上以政治爭取為主的方針,十分慎重,首先是用和平方式解決。對於項謙必須採取反覆爭取,特別寬大政策。
針對有些人急於軍事進剿的情緒,習仲勛電告青海省委書記張仲良:“決不能打,萬萬不可擅自興兵,只有在政治瓦解無效以後,才能考慮軍事進剿。”
1950年8月,項謙歸順,來到西寧,向政府深表悔悟,但是,回到昂拉卻又背信食言。
1951年9月,對項謙第八次政治爭取失敗後,人們義憤填膺,青海省各族各界代表會議上,代表們提議,堅決要求政府出兵昂拉進剿。
習仲勛當即覆電勸阻:爭取和平解決昂拉問題,於我政治上有利,應當仔細向喜饒嘉措、班禪行轅等許多藏族人士徵求如何爭取昂拉千戶。過去歷次所做爭取工作是否都完全適當,也可以稍加總結,以便政治爭取工作做得更好。
我們顧慮的是對廣大藏區的影響問題,如果我們功夫不到,且不說軍事上打不好,致其流竄所生的麻煩,即使打好了,對其他藏區工作仍會有許多不好的影響,給以後增加許多困難。如果我們政治方面工作還未做得周到(當然還有軍事上的準備),軍事進剿仍不妨甚至可以肯定應當推遲。
1952年5月1日發起的平叛戰鬥於5月3日結束後,項謙隱匿在同仁縣南乎加該森林。有些人認為爭取項謙可能性不大,沒有什麼價值。習仲勛即電省委書記張仲良:只要將昂拉地區工作做好,不犯錯誤,爭取項謙歸來的可能性是很大的;盡速派出項謙信任的漢藏人員向項謙誠懇表示,只要他歸順政府,則對他負責到底;項謙若回來試探,不管真誠與否,我們均應以誠相待,以恩感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