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面臨長期增長挑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13 06:57:54  


今年全球貿易出現了幾十年來的首次萎縮,出口將不再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中評社香港5月13日電/美國《華爾街日報》5月12日載文《中國經濟面臨長期增長挑戰》,摘要如下:

  中國大規模的刺激資金使其經濟以快于大多數人預期的速度穩定了下來。但中國政府尚未啓動深層次的結構性改革,而爲了在刺激資金用完後繼續保持經濟的增長,這樣的改革是必需的。

  中國在保持短期增長方面令人欣喜的成功可能令其忽視長期的挑戰。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中國不能進一步解除其計劃-市場混合型經濟所受的條框束縛,其勞動生産率有可能無法繼續顯著提高。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與總理溫家寶在城市中,贏利豐厚的業務仍爲國有企業保留著,私營企業在向這些領域擴展方面受到限制。在農村,市場化改革自上世紀90年代後就日漸式微,令農民缺乏投資土地的積極性。

  政府官員不斷說,金融危機幷未改變中國的基本面優勢,如龐大的國內市場和具有競爭力的勞動力。或許此言不謬,至少在人口老齡化改變這種狀况前是如此。但中國所處的全球環境已經發生了變化。過去幾年裏,出口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但今年全球貿易出現了幾十年來的首次萎縮。隨著美國消費者今後預計會將更多資金儲蓄起來,他們將不再是中國産品無止境的需求來源。

  因此,如果中國想要繼續保持强勁增長,就需要出現一個能替代其龐大出口的市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上周警告說,亞洲以出口帶動的增長策略可能不會再獲得過去那樣的高回報了。

  在美國,奧巴馬總統在刺激措施之外還啓動了醫療保健、教育和能源使用等方面的長期性改革。人們對他的批評是戰綫拉得太長。而對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總理溫家寶的批評則是,他們做得太少了。在華研究公司龍洲經訊(Dragonomics)的董事總經理葛藝豪(Arthur Kroeber)說,刺激措施只是一種權宜之計,而非真正的解决辦法。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