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19日電/已經開始的全運會預賽中冷門迭爆,這預示著今年的全運會必將是“黑馬”橫行、“大腕”落馬的舞臺。
據時代商報報導,眾多國手在橫濱世乒賽上的“大包大攬”不僅讓其他球隊顏面掃地,更讓中國乒乓球隊清楚地意識到,如果長此以往中國乒乓球這項運動就危險了。
然而,讓人頗感意外的是,在“外戰”中摘金易如反掌的國乒“大腕們”在自家門口舉行的全運會預選賽上卻“玩不轉了”。
上週末,在呼和浩特全部結束的第11屆全運會乒乓球預選賽中,馬琳/劉詩雯、徐輝/郭躍、王勵勤/薛絲雨、李平/李楠、楊曉夫/曹臻、郝帥/李豔等世界級水準“大腕”先後落敗出局,不僅讓球迷大惑不解,就連很多圈內人士對這種“大腕”紛紛落馬的結果也感意外。
據記者瞭解,就在乒乓球預選賽結束前,體操賽場上已經上演了“大腕滑鐵盧”。先是李小鵬、鄒凱、黃旭等奧運冠軍因各種原因沒能參加團體賽,隨後又爆出了“小馬神”肖欽在強項鞍馬中不慎落馬、李小鵬因湖南隊無緣男團決賽而告別9月的全運會體操決賽賽場……
今年10月在齊魯大地揭幕的第11屆全運會,是去年北京奧運會結束後中國體育的又一盛會。事實上,由於四年一度的全運會是各省體育實力的大比拼,所以其受重視程度絲毫不比奧運會遜色,甚至為了在全運會上取得好成績,各省體育局不惜以重獎來刺激運動員的摘金熱情。
不過,由於全運會舉行的時間與奧運會僅相隔一年,所以從運動規律來看,很多在奧運會上摘金奪銀的國手未必會在全運會上續寫輝煌。
事實上,之所以在全運會的預選賽上不斷有“冷門”上演,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許多體壇“大腕”都患上了“奧運綜合征”。
以中國男子體操隊為例,由於他們在北京奧運會上締造了新的歷史,一夜間也成為眾多商家和企業的“寵兒”,廣告代言、商業活動絡繹不絕。
據中國體操隊總教練黃玉斌透露,北京奧運會後邀請體操隊參加各種公益活動、商業活動的邀請函有厚厚一摞,數都數不過來。有些活動可以推掉,但有些活動是不能隨便拒絕的。所以,留給體操奧運冠軍們恢復訓練的時間屈指可數。
沒有了系統、規律的訓練做保障,也難怪體操“大腕”要麼以各種理由缺席全運會預選賽,要麼在比賽中犯下低級失誤,這似乎都是“奧運綜合征”惹的禍。
“有些奧運冠軍的確重新回到了訓練場,但他們的心到底回沒回來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一位元地方隊教練無奈地對記者說,很多奧運冠軍自從奧運會後一直忙於各種應酬,這麼長時間,心都散了,想收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全運會賽場為什麼會成為“大腕的滑鐵盧”?除了“奧運綜合征”在作怪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內戰”比“外戰”更難打。
就像中國乒乓球隊,在一致對外時,很少有主力球員在晉級過程中落馬。而到了都是自己人的“戰場”卻很容易上演老將“陰溝翻船”的意外。這個現象似乎有些讓人難以揣測。但是仔細分析一下原因,似乎並不稀奇。
“奧運會受關注程度雖然要高於全運會,但對於很多‘大腕’來說,全運會的壓力更大。”昨天,一位圈內人士稱,對於那些剛剛在北京奧運會上拿了金牌的運動員來說,比賽還沒打響就已背上了沉重的奪冠任務,而在這種情況下,往往會容易心態失衡,而比賽最忌諱的就是心態“跑偏”。
相比之下,那些名不見經傳的小將們就相對輕鬆很多,他們的任務不是去“保冠軍”,而是去“衝擊冠軍”。再加上全運會賽場上的很多競爭對手都是平時在國家隊一起訓練的隊友,可謂“知己知彼”,這樣一來,想突破重圍衛冕冠軍,的確比在奧運會上摘金難度還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