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的是,在言論空間開放的過程中,司法的透明度未能同步提高,在鄧玉嬌案子裏,與網民的介入熱情幷行的,是漸漸突出的“弱者即正義”的價值判斷標準。未等司法調查,輿論早就判定鄧玉嬌是正義的一方,而喪命的官員屬于强奸未遂,罪有應得。
《南方周末》評論員笑蜀不久前撰文提醒:謹防理性成爲奢侈品。他提出,公衆不是不想問是非,不是不要理性,而是因爲遭遇真相黑洞,沒辦法判斷是非。而這種情况,往往是弱者處境最緊急的情况。爲避免最壞結果,公衆寧可只要站隊,只要立場。
真相的缺席造成理性失去號召力,避免網絡民粹化的最佳出路,即司法的公開透明。然而,在鄧玉嬌案件情節逐步被揭露的過程中,外界看到的是:取證程序粗糙,最關鍵的證據:鄧玉嬌當晚的內衣褲都未有效保留。此外,案發後鄧玉嬌被當成精神病人關在醫院裏,公益律師突然被家屬解除代理關係,以及官方偵查通報的幾次修改,都讓民衆滿腹狐疑。
最近一兩天,巴東縣地方政府通報鄧玉嬌從刑事拘留改爲監視居住。外界解讀這是政府在巨大民意壓力下采取的對策,幷寄望這是鄧玉嬌案得到更合理解决的開始。然而,在真相徹底厘清以前,預計網民難以善罷甘休。再者,如果社會對司法公正的信心不能加速建立,每一次的社會不平事,都要牽動起網民集體且情緒化的介入,社會與政府的公信力爲此付出的成本也將越來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