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12日電/國際先驅導報今天刊登資深評論人汪嘉波的文章說,近兩年來,談論中國如何崛起的書籍日漸增多,近日倍受關注的《中國夢》一書在這些製造“大國夢想”的著作中最有力度和氣魄。該書作者提出,中國不僅要軍事崛起,而且還必需取代美國世界第一軍事強國的地位,進而扮演領導世界的角色。
一貫奉行不結盟政策、主張構建和諧世界的中國,如今卻要打造世界頭號軍事強國,充當統帥世界的領袖——如此駭人聽聞的主張自然會引起海外輿論的熱議,也必然會吸引世人的眼球。輿論認為,《中國夢》提出的觀點是典型的鷹派言論,代表了“中國鷹派”的思路,發出了“中國鷹派”的聲音。
什麼是鷹派或鷹派人物?它代表的是狹隘的民族主義,還是偉岸的愛國熱忱?它宣傳的是好戰思想,還是民族精神?中國有鷹派或鷹派人物嗎?這些問題或許並不重要,但人們的確從《中國夢》、《中國不高興》這類書籍的出版和暢銷當中,聞到了一股清新的味道,看到了一片別樣的風景。對“中國向何處去”這類事關中國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過去只有政府官員和相關機構的專家學者方可關起門來研究,現如今,它允許任何一位公民通過媒體平台或出版機構對其進行公開討論。
從這個意義上講,眼下十分搶眼的“中國鷹派”現象,其實蘊涵的意義很深,它體現出多元社會的民主氛圍,表達出社會各界的不同訴求,展示出政府對不同理念、觀點和見解的寬容態度,激發出每個公民的參政議政的責任心。可以說,鷹派的出現是社會主義公民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文章指出,然而,言論自由的本義不僅僅是每個公民都可以公開發表自己的言論,它更應該是每個公民對自己公開發表的言論擔負起公民應當擔負的責任。就公開發表有關“國事”的意見和建議而言,政府官員要考慮地位身份,專家學者要依靠調查研究,出版機構要顧及社會效果,媒體單位要掂量社會責任。《中國夢》是誰的夢?它講的是中國人的夢想和追求嗎?中國人肯定有強國夢,但卻未必有打造世界頭號軍事強國並終將領導世界的豪情。如此書名賣相不錯,但卻有失嚴謹。眾所周知,世界頭號軍事大國是美國,它的核武器擁有量也是全球第一,相比之下,中國的核武器擁有量不過是美國的零頭。要爭冠,就意味著超越美國,就要製造比美國更多的核武器,這豈是中國該做的事情?
不負責任的言論有時會被利用,從而導致破壞力極大的嚴重後果。眾所周知,蘇聯解體前夕,一位法國學者發表的某些言論引發了亞美尼亞與阿塞拜疆兩個加盟共和國之間的領土爭端,並最終導致了至今尚未終結的“納卡戰爭”。去年,一些印度的鷹派人物偶爾出來說些大話、硬話,讓印度人聽起來熱血沸騰,讓中國人聽起來很不舒服。結果如何呢?正是由於此類不著邊際、不負責任的言論致使不少中國人和印度人因此放棄了對各自偉大鄰國的好感,中印友好關係的民間基礎也因此受挫。
鷹派的可敬可愛之處在於它善於及時捕捉某些民眾中間的想法和願望,敢於發表捍衛國家利益的言論。鷹派的聲音通常很激烈,很有硬度,容易受到公眾的賞識,也能吸引民眾的眼球。無論從哪種意義上來說,“中國鷹派”都有生存發展的空間和理由,但是,“中國鷹派”應當有中國特色:言辭強硬,但卻沒有暴力;態度傲慢,但卻充滿理性;可以咄咄逼人,但卻不能不負責任;可以激情澎湃,但卻絕不野蠻好鬥。
作為不同於政府態度的另一種聲音,“中國鷹派”的觀點、態度及其富有激情的表達方式都該被整個社會所接受,但是,任何清晰的、旗幟鮮明的表達都不該不顧現實局勢的複雜因素,更不該置國家的國際形象和長遠利益於不顧。讓我們期待“中國鷹派”的主張都更符合民意,更有建設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