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蔣明桓 寧波 投資
日前中國經濟周刊所刊發的相關文章中對2009年我國各省GDP含金量進行了評價排序,其中浙江省GDP含金量排名第五,這是一個好消息。正如今日環球時報所刊發的社評文章所說的那樣,一直以來,我們都善於講放心的話,鼓勵百姓士氣,讓世界對中國的發展放心。然而,總是講放心的話會讓我們對形勢過於樂觀,對困難估計不足,產生麻痹大意,容易導致不必要的損失。改革開放以來,浙江省的發展確實在全國是引人注目的,成績理當充分肯定,但是,更多地講一些擔心會增強我們的憂患意識,使我們更加清醒的面對浙江省發展前進道路上所面臨的困難與挑戰,也是好消息。
本文以官方統計數據為基礎,從發展質量與民生角度,嘗試對2009年浙江省內各市的若干國民經濟發展指標進行簡要分析。
一、評價指標的編制
在考慮到相關指標的準確性、及時性、可獲得性等因素後,本文選擇如下指標作為評價指標。有關指標的與計算公式與作用說明如下:
1、人均GDP真實成長指數=[(2009年各市人均GDP比上年增量-2008年各市人均GDP比上年增量)/AU9999年均價格]×100/(各市數值的平均值);由於黃金所具有獨特價值衡量功能,此指數可以考察删除通脹因素後人均GDP的真實水平與泡沫程度,本指數為反向指標,指數數值越低說明越好;
2、人均GDP民生指數=[各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各市城鎮人口比重/各市人均GDP]×100/(各市數值的平均值)。該指數借鑒了中國經濟周刊所刊發的“哪個省的GDP“含金量”最高?”一文所列的人均GDP含金量的計算公式,通過考察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情況可以度量人均GDP的民生質量水平;
3、人均地方財政收入民生指數=[各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各市城鎮人口比重/各市人均地方財政收入]×100/(各市數值的平均值)。地方財政收入本質來源於百姓,人均地方財政收入越高,間接說明百姓的財稅承擔相對越高,本指數可以考察百姓對地方稅賦的承受能力;
4、人均房地產投資民生指數=[各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各市城鎮人口比重/各市人均房地產投資額]×100/(各市數值的平均值)。本指數通過計算綜合調整後人均可支配收入與人均房地產投資額之比,考察百姓收入對房地產投資額的承受能力。
人均GDP名義成長指數=(2009年各市人均GDP比上年增量-2008年各市人均GDP比上年增量)×100/(各市數值的平均值)、人均GDP指數=2009年各市人均GDP×100/(各市數值的平均值)、人均地方財政收入指數=2009年各市人均地方財政收入×100/(各市數值的平均值)、人均房地產投資指數=2009年各市人均房地產投資額×100/(各市數值的平均值)的設立主要目的是和人均GDP真實成長指數、人均GDP民生指數、人均地方財政收入民生指數和人均房地產投資民生指數做相應的對比分析,屬於輔助性指標。
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城鎮人口比重、常住人口數來源於官方統計數據;人均地方財政收入=地方財政收入總額/常住人口數。人均房地產投資額=地方房地產投資總額/常住人口數。
最後在分析中,從統計頻率分析上對各市的分值做了統計意義上的優劣分類。
二、統計評價結果
1、人均GDP真實成長指數
首先,各市人均GDP2009年比上年增加額比往年下降明顯。比較來看,舟山增加3443元,杭州增加3057元, 溫州增加最少(957元)。從指數上說,舟山(172.9)、杭州(153.5)、紹興(132.4)屬於第一集團,湖州(119.4)、寧波(117.5)、嘉興(88.7)、衢州(79.9)屬於第二方陣;麗水(73.7)、金華(64.5)、台州(49.5)和溫州(48.1)四市在全省排名居後。
其次,人均GDP含金量增量各市均為負增長,與名義成長的結果反差較大。其中寧波市-12.9克,杭州市-11.1克,降幅相對最大。麗水-2.4克、衢州-3.5克、舟山-3.7克相對最少。指數上看,麗水(32.3)、衢州(47.1)、舟山(49.8)、湖州(59.2)情況相對最好,金華(104.9)、紹興(107.6)、溫州(111.6)居中,嘉興(133.1)、台州(131.8)、杭州(149.3)、寧波(173.5)四市排名居後,杭州、寧波反差最大。
再則, 2009年各市在所各市間人均GDP增量增速與人均GDP含金量增速之差基本接近,基本在8.5-8.9%之間。這一方面說明各市的人均GDP成長均存在泡沫拉動的情況,另一方面也可看出各市人均GDP成長泡沫性差異不大,比較穩定。
2、人均GDP民生指數
從人均GDP指數上說,杭州(151.8)、寧波(141.4)、紹興(121.7)三市人均GDP水平相對最高,舟山(120.5)、嘉興(107.4)、湖州(93.8)、台州(84.3)四市其次,由於省內不發達縣市數量較為集中在金華(81.6)、溫州(75.2)、衢州(66.2)、麗水(56.3),所以這四市人均GDP水平相對低一些。
從人均GDP民生指數上看,溫州(154.3)、、金華(114.7)、台州(110.5)三市人均GDP民生質量相對比較高,而舟山(98)、麗水(98)、湖州(93.9)三市屬於省內中間水平,寧波(89.7)、紹興(89.7)、杭州(87.6)、嘉興(83.4)、衢州(83.4)五市發展中對民生的關注相對是要差一些。
此外,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各市間增長差距較大,其中杭州(11.5%)、寧波(8.2%)、衢州(8.1%)、紹興(8.1%)增速居前。而農民純收入方面,各市間差異相對小一些,其中麗水、湖州、杭州、寧波四市增速相對居前,收入增速分別為12.9%、11%、10.6%、10.4%。在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同時,各級政府更加重視農民人均純收入的增長,是有一定成效的。
總體上看,人均GDP水平高的地區,一般上往往人均GDP民生指數省內排名較後,杭州、寧波、紹興三市的表現是比較突出的。同時,衢州市不但人均GDP水平不高,而且對GDP對民生的關注也相對比較起來要差一些。
3、人均地方財政收入民生指數、
人均地方財政收入指數結果看,杭州(190.5)、寧波(178.3)、舟山(136)三市人均地方財政實力相對最好,紹興(101.1)、嘉興(97.4)、湖州(83.2)、金華(73.6)其次,溫州(71.8)、台州(70)、衢州(50.2)、麗水(48)居後。
人均地方財政收入民生指數上說,排名結果基本上和人均地方財政收入指數的排名相反。溫州(150.4)、台州(123.6)、金華(118.2)三市居首,麗水(106.3)、衢州(102.7)、紹興(101.1)、湖州(99.5)四市處於第二方陣,嘉興(86.9)、舟山(80.5)、寧波(66.6)、杭州(65.8)相對人均財政負擔水平較高。
各市人均地方財政負擔水平與當地經濟發展整體水平與自身所擁有的優劣勢有關,發展水平越高的地區對民生的壓力相應越高,人均地方財政較弱的地區對民生壓力也相對好一些。
4、人均房地產投資民生指數
各市的人均房地產投資額水平上看,杭州(222.5)、寧波(132.2)、舟山(117.9)三市排名居前,紹興(114.5)、嘉興(111)、湖州(99.1)、溫州(80.2)四市居中,台州(67.7)、金華(65.2)、麗水(45.8)、衢州(43)相對房地產投資強度要小一些。人均房地產投資民生指數上看,溫州(133)、金華(131.8)、台州(126.4)三市情況較好,衢州(118.4)、麗水(110.2)、舟山(91.6)、寧波(88.2)省內居中間水平,紹興(87)、湖州(82.5)、嘉興(75.3)、杭州(55.7)情況較差。特別是杭州市,人均房地產投資力度最大,並且人均房地產投資負擔水平也最高。
2009年,浙江商品房銷售4302億,比上年增長130%,占當年GDP約19%。就主要城市土地出讓金而言,杭州土地出讓金收入達1054億,寧波達488億,而溫州商品房供應量小導致土地供應較少,土地出讓金收入相對較少。有研究認為,在我國有關政府部門對房地產業收取的稅費已占到地方財政收入的30-50%,如果再考慮土地出讓金這類隱性財政收入,占比將更高。浙江房地產業對拉動浙江GDP有重要貢獻,而且來自房地產業的稅費已成各市地方財政收入重點來源,加之考慮土地出讓金因素,百姓負擔近年來日益加重也是不爭的事實。
三、分析小結與一些想法
1、從分析的結果看,各市的人均GDP名義成長與真實成長走勢是背離的,有一定程度的泡沫拉動人均GDP增長的情況。然而需要指出,通脹現在和未來都不可避免,經濟發展中存在一定的泡沫有其合理性,為此應努力控制通脹水平及預期,盡可能縮小名義與真實人均GDP之間的差距,避免真實人均GDP出現長期的負增長局面。
2、2009年的經濟形勢說明,越是經濟發展水平、外向度相對較高的地區受影響也相對越嚴重。這類地區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產業結構調整、重視與改善民生等方面的任務是迫切的,應當借國家將浙江設立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試點省”的重大機遇,充滿利用自身優勢,化危為機,迎難而上,加快轉變調整工作步伐。
3、浙江省內各市的地方財政與房地產投資的相關性上較高的,各市的地方財政收入直接或者間接的與房地業有著密切的聯繫。在當前國家加快收入分配改革的形勢下,各級政府應該主動適應形勢變化,處理好地方財政與在積極規範治理財富過度向政府集中、減輕百姓生活負擔等方面,出實招,辦實事,在率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為全國起表率作用。
4、各級政府現在執行的考核體系應該考慮增加若干更能反應GDP發展質量與民生關注類的指標,比如衡量人均GDP成長質量、人均GDP民生質量、地方財政與房地產開發對民生的影響等方面的指標或指數。
2、我國統計系統目前給公眾提供的信息,在時效性、標準同一性、可獲得性等等方面已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與廣大人民群眾對信息的更高要求,應該在“加快”上下功夫,力爭在較短時間內在轉變統計工作發展方式中有實質性的提高。
有關基礎數據均取自浙江省統計局及各地直屬機構、中國金屬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