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國家氣象局坦承水平有限 未準確預測西南旱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08 08:41:34  


 
  人們對氣象部門每天發布的天氣預報比較熟悉。實際上,我國氣象部門從1958年就開始了一年以內的短期氣候預測的業務工作。

  任福民認為,氣候預測比天氣預報的難度更大。天氣變化取決於大氣的運動,大氣的上游出現一些什麼樣的天氣系統,經過一段時間的運動,下游就會發生相應的天氣。這就類似於河流上下游的污染問題,上游被污染了,下游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會發生污染,比較容易作出預計。

  “氣候問題不一樣,預測的時間比較長,影響氣候的原因,我們在現有的大氣狀況中是找不到的,或者說信號非常弱。”任福民說,作氣候預測需要找大氣以外的信號,比如說冰雪狀況,甚至要到地球以外尋找相關信號,比如說太陽活動。雖然國內外從事氣候方面的學者都在積極研究,但目前對這些信號之間關係的認識還很有限。

  目前,氣候預測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利用以數學物理為基礎的氣候預測數值模式(簡稱氣候模式)預測。它是用大型電子計算機進行運算求解,模擬氣候系統演變,得出預測結論。氣候模式預測是現代氣候預測技術的發展方向;另一種是統計方法,即找到某些現象之間的聯繫,總結規律,作出預測。

  我國氣候預測採用的是氣候模式和統計方法相結合的技術路線。任福民說,我國氣候預測模式2005年投入業務運行,預報手段躋身世界先進行列。目前,發達國家有這項技術的不超過10個國家,在發展中國家中我國是第一個。

  “然而,當前氣候預測水平還很有限,離公眾的期望還有差距。”任福民說,氣候預測的要素一般是與常年同期相比,降水偏多還是偏少,氣溫偏高還是偏低。但對西南地區乾旱這種極端的氣象災害,對長時間的乾旱、洪澇,難以準確預測。

  對1998年長江全流域洪水,氣象部門當年4月份就做出了準確預測。但這樣成功的範例並不多見。中國氣象局新聞發言人、辦公室主任於新文說,“氣候預測確實是巨大的挑戰,氣象部門一直在努力。由於準確性還不高,氣候預測一般情況下不會像天氣預報一樣向社會公布,只作為有關領導和部門決策的參考。”

  鏈接

  天氣是指一個地方瞬時或較短時間內的風、雲、降水、溫度、氣壓等氣象要素的綜合狀態,也就是陰、晴、冷、暖、幹、濕等大氣現象。目前,逐日天氣預報上限一般不超過10天。

  氣候是指一個地方較長時期天氣的統計特征,如月總降水量、月平均溫度等。世界氣象組織規定,一年以內的月或季氣候預測,稱為短期氣候預測;一年以上的氣候預測,稱為長期氣候預測。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