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爾虞我詐的中美監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31 00:08:02  


中國財務造假企業跑了和尚跑不了廟,而中國企業遭遇欺詐怎麼辦?跑到美國打官司?經常官司雖然贏了,但賠償金卻杳無音信。
  中評社北京5月31日電/證券市場周刊刊載作者趙岩的文章指出,《127小時》是一部源自真人真事的電影,主人公要用隨身攜帶的小刀割下被巨石卡死的右臂逃生,卻發現自己拿的不是瑞士軍刀,而是一把“中國製造”,質量根本不足以完成切骨任務。

  一把鈍刀、一條斷裂的雪鏈、一個短命的屋頂、一種致命狗糧,把“中國製造”質量不佳的概念持續打壓進美國消費者的大腦。而今,這一印象更逐漸蔓延到了美國投資者曾經熱衷的“中國概念股”。

  今年以來,中國在美上市企業問題持續升級,從逆向收購企業到最重要的中國概念股;從被中小審計機構、律師事務所從後門帶入的中國小企業,到有明星審計公司、明星投行背書的明星企業。難怪Yahoo財經分析尖刻提問:“中國部分公司的財務造假,會否毀掉整個中國企業在美的融資環境?”

  新浪獨立董事Broadvision說,“東南融通對中國概念股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響,很可能讓美國投資者一棒子打死一船人……他聘請的是最頂尖的審計機構,出這個問題實在不應該。”

  中國軟件公司東南融通(Longtop Financial Tech)(紐交所代碼LFT)宣布,公司審計師已經請辭,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已開始對公司展開調查。此前有多則消息稱,東南融通可能存在財會違規行為。東南融通於2007年在美國上市,其首席承銷商是高盛集團和德意志銀行。而該公司聘請的審計,更是四大之一的德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