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揭秘中國武警排爆手:每次任務前都寫好遺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6-01 10:16:33  


邢春洪(中)給學院官兵講課。
 
   ☆“我研發的裝備不能有一件在實驗室當展品,要全部在反恐一線發揮作用。”

  人的一生像一條大河,會有很多分水嶺。36歲那年,在武警乃至全國小有名氣的防爆專家邢春洪又一次站到了人生的分水嶺上。不過,這一次不是領導讓他幹,也不是他自己要求幹,是國際上日趨嚴峻的恐怖浪潮把他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自20世紀60年代末現代恐怖主義興起後,各種各樣的恐怖事件難以統計。上世紀90年代末期,國際恐怖活動越來越猖獗,恐怖手段越來越殘忍,反恐鬥爭形勢日趨嚴重。國內公安、武警紛紛成立以反恐為主要任務的特勤、特戰、特警分隊,反恐裝備需求量大增。由於國內生產的反恐裝備種類、數量都很少,大量依賴進口,而進口裝備高昂的價格、超長的維修周期,制約著其戰鬥力的生成和保障能力的轉化,很多進口裝備沒有生成戰鬥力,成了“形象裝備”“花瓶裝備”。邢春洪從一份內部材料上看到,某單位從國外進口了一個排爆機器人,只是因磨損了一個齒輪,維修耗時近一年,機器人成了不死不活的“植物人”。聽聞這些消息,邢春洪就暗下決心,要為反恐裝備貼上“中國製造”的標簽。

  在這樣一個冷門的行業裡搞裝備科研,不僅需要經費,更需要高素質的人才;不僅需要膽量,更需要有趕超世界的眼光;不僅要懂技術,更要了解作戰需求。不少人勸他:“老邢啊,你現在也是功成名就了,半路出家搞別的,萬一弄砸了,可是雞飛蛋打啊!”

  邢春洪又一次面臨兩難抉擇。當時,他已是學院軍事教研室技術組組長,官至副團職。他有點不忍心丟掉自己出生入死換回的這點成績,更不忍心讓妻子看著自己從一個“火坑”跳進另一個“火坑”。

  舉棋不定時,他從一本書上看到了這樣一個反恐案例。1985年11月23日,埃及航空公司一架波音客機被劫持到馬耳他,談判失敗後,埃及特種部隊衝入艙內。這時劫機者扔出幾枚燃燒型手榴彈,爆炸帶來的濃煙頓時讓機艙內一片混亂,有2名機組人員和58名乘客被打死。

  60個鮮活無辜的生命的消逝,讓邢春洪的心情特別沉重。深夜,邢春洪一遍遍對這個戰例進行研判和分析。他忽然強烈地產生這樣一個念頭:能不能利用現有的裝備,發明一種微煙型聲光失能彈,它可使人暫時失聰、失明、思維混亂,失去行為能力,而又可以確保突擊隊員突入房間、車廂、機艙等狹小空間後,視線不受煙塵的影響,避免他傷或誤傷。

  連夜查資料,方案可行,他興奮不已,打開1瓶烈性白酒,2兩酒一口下肚,然後沉沉睡去。

  命運常常對好人下毒手。就在邢春洪準備起程去東北一家工廠進行試驗時,一場厄運向他襲來,4歲的兒子突然遭遇車禍。當他發瘋般趕到醫院時,兒子頭一歪,只喊了一聲“爸爸”,就再也沒有醒來。喪子的悲痛幾乎將這個高大的男子漢擊倒在地。

  令大夥沒有想到的是,10多天後,邢春洪如期出現在試驗現場。深冬的齊齊哈爾天寒地凍,最冷時氣溫可達零下30多攝氏度,出於安全考慮,試驗時只能投擲一枚失能彈,因為再投第二枚時手就被凍得僵硬以至於拉不開拉環。3個月後,飽蘸心血和汗水的微煙型聲光失能彈終於呼嘯而出,很快列裝到武警部隊和公安系統,並獲得武警部隊科技進步二等獎。這是他有名有姓獲得的第一項成果。

  目前,國內裝備研究出現一種現象,不少通過技術鑒定的裝備研發成果,遲遲“嫁”不出去,只能束之高閣。對此,邢春洪自有個中見解。他認為技術成果不能完成轉化是因為不是急需品、必需品。他給自己定下一個規矩,反恐裝備研發必須做到“五個一”,即一線調研、一線論證、一線人員參加項目組、一線人員參與方案設計、一線人員參與成果鑒定。他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自己研發的裝備絕不能有一件留在實驗室當展品。

  人們都知道,當鷹把目光聚集到一個獵物時,它即將開始飛翔和獵殺。邢春洪就是一個始終將目光聚焦到反恐一線的人。一次,他在基層單位觀看爆炸物銷毀器分解爆炸裝置演示,爆炸物銷毀器發射後在空中連續翻滾,足足飛出10多米,重重地摔到了地上,並造成接線柱損壞,更要命的是爆炸物只是輕微受損,銷毀器並沒有起到分解爆炸物的效果。當他聽說這種裝備是國內普及率最高的進口產品時,頓時拍案而起,這一股怒火也讓他燃起了研製大威力、無後坐力爆炸物銷毀器的想法。

  無後坐力爆炸物銷毀器在排爆中的使用,雖然理論推研是可行的,但至今沒有一份實裝試驗報告能夠證明其可靠性。因爆炸物銷毀器實裝試驗危險性極高,稍有疏忽就可能導致人員傷亡,很多研究機構、生產廠家都不願意涉足此事。邢春洪決定結合無後坐力爆炸物銷毀器的研製,通過“實裝實靶”試驗,解決這一困擾排爆界近50年的難題。

  2004年,邢春洪開始啃這塊“硬骨頭”,讓國產爆炸物銷毀器替代進口產品。試驗時,邢春洪當仁不讓擔負安裝任務,每一次安裝都是一次與死神的超近距離接觸。如何不讓銷毀器“翻跟頭”,他想到了雙向平衡發射;如何讓爆炸物銷毀器分解能力提高,他採用了大口徑、大藥量設計方案。初樣機試驗時,最令他擔心的事發生了,銷毀器出現了炸膛,幸虧安全措施到位,才有驚無險。這事妻子知道了,她苦苦哀求道:“老邢,我們已失去了心愛的兒子,我不能再沒有你,你還是幹點別的吧!為什麼非要天天遭遇生命危險呢?”

  “我危險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人生活在不危險之中。”他一句話說得妻子不吱聲了。

  邢春洪清楚地知道,幹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研發涉爆裝備更是這樣。事後查明,炸膛事件是由於加工工藝出了問題,理論數據、整體設計方案是科學合理的。試驗完成後,邢春洪在專業期刊《爆破與防爆》發表的《40毫米無後坐力爆炸物銷毀器分解能力試驗報告》和《爆炸物銷毀器分解爆炸裝置部位選擇》兩篇論文,在防爆領域引起強烈反響,一時好評如潮。經過近5年的辛勤工作,150多次的實裝試驗,40毫米無後坐力爆炸物銷毀器終於研製成功,並很快在全國得到推廣。正是因為有這種“較真”的勁頭,邢春洪主持研發的裝備全部列裝部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