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從迷茫到自信:探尋李娜獲勝心路歷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6-01 15:35:24  


 
  第三盤0比3,李娜似乎離八強越來越遠了。薑山又一次離開包厢。這幾乎成了兩人不成文的約定,“看不下去,或者知道我要發火了,就走人。”而這樣的“迷信”,又一次被驗證很靈光。“他一走,好像我的狀態就上來了。”李娜笑得有些得意。事實上,除了耐心和出色的相持球能力,經驗老道、向來耿直的李娜也學會玩心理戰。“身體語言很重要。我在場上吼一吼,叫一叫,目的就是告訴對方我現在非常認真,任何球都別指望我會輕易放棄。這其實也是心理戰。”

  如果迷信能夠收到令人愉悅的效果,那薑山一定願意無條件犧牲。“過去三年,他是教練也是老公,我們天天24小時在一起。我覺得夠了,我需要一點空間,所有的改變都是因為我重視網球,也重視我的婚姻。”

  在堅固的李娜團隊面前,崩盤的,是科維托娃。“眼看著勝利在望,卻被連追那麼多分,一定會崩潰。換作是我,早也崩了。”語氣,不是慶幸,是釋懷。“現在我法網也進入八強,再也不能說我不喜歡紅土賽事了。”

不忘記

  “澳網之後,一切接踵而來。我從未有過這樣的經歷和經驗。所有的媒體都涌向我,贊助商也來了。面對贊助商,我需要為他們做很多。”

  面對外國媒體,李娜從未忘記自己中國球員的身份,而言談間,也更活潑更開放。“以前,我以95%的精力投入網球。而澳網之後,我花在網球場上的能量大概只有六七十,我沒有精力面面俱到將所有事情都做得完美。我一場比賽都贏不了。我想到我的團隊,想到贊助商。他們給了我很多,但我對他們的回報卻是零。以我的性格,這樣的對比會讓我很難受。”

  李娜求變。她找來了丹麥人邁克•莫滕森。從馬德里開始,莫滕森為李娜指點迷津。改變的第一步,是發球。“邁克為我糾正了幾個環節,來到巴黎我們也一直在練發球。”現在李娜的發球同樣充滿威脅。“在關鍵的時候,敢于下手,才算是高手。”李娜笑得合不攏嘴。她現在算是紅土高手了嗎?“比賽還在繼續,這就說明我的機會還在。” (來源:《新民晚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