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別讓“上綱上線”模糊了眼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6-01 23:13:35  


  作者:蔣梅芳 廣西南寧 學生

  最近,清華教學樓冠名“真維斯樓”事件鬧得沸沸揚揚,清華大學被大量媒體和網民痛批走功利化道路,而本想為教育事業做點貢獻的真維斯公司,這次也差點惹禍上身。我們不禁驚嘆:大家為何如此容易上綱上線? 

  其實冠名早已不是新鮮事,在中國的貧困地區,到處可見以各種公司冠名的希望小學。筆者曾在廣西某縣參觀過一個名為“某某村可口可樂希望小學”的學校,裡面的設施相比我們農村普通的公辦小學有過之而無不及。該校的老師和學生也絲毫沒有感受到學校名稱會給他們帶來什麼負面影響,反而因為贊助公司為他們提供了更好的教學資源而懷有更強烈的感恩之心。

  而此次“真維斯樓”事件,清華學子表現得紛紛不平,覺得真維斯這個品牌還不太上檔次,跟清華大學這樣的學術機構太不搭界。“做慈善也要上檔次”,這到底是“真維斯樓”顯得功利,還是清華學子自己本身就很功利呢? 

  該事件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大的轟動,清華大學和真維斯品牌之所以會招來這麼多批判,不僅僅是因為該事件本身有爭議,而是這個社會已經變得太敏感和迷茫。新聞媒體尤其是互聯網媒體太容易將問題上綱上線,一邊在罵黃藝博被政治化,一邊又鞭笞大學太商業化。令人更為擔憂的是,這樣報道模式居然能夠很快引起強烈的社會反映,輿論經常出現“一邊倒”情況。
 
  輕易地“上綱上線”是不理智的,它會遮蓋社會的真實想法。人們往往批判一些媒體曝光的現象,但又會無形中犯阻礙社會進步的錯誤。例如近段時間的長江中下游旱情,就招來一大批媒體和受眾對三峽工程的批判,“但如果中國今天就徹底否定三峽大壩,與當初我們‘匆忙’建設這個工程相比,顯得更不成熟”。

  為大學冠名算不了什麼大事,耶魯大學、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等世界級著名大學都是以曾經捐助過這所大學的人來命名。而事實證明,被冠名的大學不一定會受到功利化的影響。如果一所大學的教師和學生真的將所有精力都投身於科研學習中去,又怎會真的去理會這些所謂的商業名稱。這樣大勢批判一個冠名事件,不僅會大大打擊為社會做公益事業的企業,也會讓學校的精力浪費在這無休止的鞭笞聲中。

  別讓“上綱上線”模糊了我們的雙眼,更確切地說是不要讓感性的衝動淩駕於理性的分析之上。少一點抱怨,多一點行動,也許就會將傷害降到最低,我們就會在改革創新之路上走的更快更好,而不是被“一邊倒”的批判逼得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

  因為一座真維斯樓的橫空出世,剛剛度過百年華誕的清華大學再一次被推到了風口浪尖,冷嘲熱諷紛至沓來,甚是熱鬧。

  冠名贊助,原本不是什麼新鮮事。真維斯樓之前,清華校內已經有了富士康納米研究中心、羅姆電子工程館,更不用說以富商命名的逸夫樓、何善衡樓、伍舜德樓等等。企業出錢支持教育,作為被捐助方的學校給人冠名、樹牌、立碑等等,幾乎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的高校都有。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