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美差距的七個話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6-04 00:32:29  


 
  第六個話題,中美崛起階段歷史條件有差異。美國一建國就直接進入了資本主義時期,不像中國這樣始終背負著沉重的歷史負擔,封建殘餘在社會各領域的影響阻礙著中國現代化進程;美國突飛猛進的階段消耗了全世界的自然資源而無須顧慮資源短缺和環境污染問題,但現在中國已不擁有這種條件;美國在經濟增長階段中的勞動力一直供過於求,而中國在經濟與社會發展的較早階段便已開始面臨老齡化挑戰。 

  第七個話題,中國要坦然面對兩國差距。綜上所述,中美之間的國力差距顯然不是靠GDP數據就能簡單界定的,但長期以來媒體和學界恰恰都是將此作為主要甚至唯一的判斷指標進而得出樂觀結論的。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社會面貌確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增長並不等於發展,龐大也不是強大。胡錦濤主席指出,科學發展觀,第一要務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對照於此,中國現在不僅發展模式不夠科學,而且對發展評估指標的認識也很不科學。美國已經歷了200多年的穩定發展,中國不過才30年,根本沒有沾沾自喜的資本。這並不是說中國無法趕超美國,而是應該警惕在還不夠強大時就自我膨脹。 

  因此,目前中國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多加努力:第一,將降低GDP 增速作為新的戰略發展目標,制定出增長方式從粗放型轉變為集約型的具體時間表,同時結合國際經驗研究GDP的替代指標,淡化GDP在社會各階層的影響;第二,在當前體制下發展問題歸根結底是用人問題,在幹部隊伍中強化其對科學發展觀內涵的認識,在新指標出台以前應立即採用綠色GDP作為幹部業績的考核指標,把科學發展提高到與計劃生育管理同等的高度;第三,政府應繼續在公開場合坦陳中國的複雜處境和現實困難,切實改善國際公關,管控國內媒體上的民族狂熱情緒,適當放開外國記者到老少邊窮地區的採訪,他們的客觀評論顯然比中國自己的主動宣傳更有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