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回顧歷次通脹:看看都是誰在買單(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19 16:34:10  


 
  1993-1995年第四次通脹,經濟“軟著陸”,但民企破產、股民被“套牢”

  原因:價格市場化、提升工資和房產開發熱導致貨幣供應量增加

  1992至1993年,由於市場經濟改革,國家全面放開商品定價。為了彌補差價,提高職工價格補貼標準以及再度提升工資,企業爭上項目,外出投資,動用有限的外匯儲備大量購進各種機械設備和高檔商品,一再地擴大了銀行信貸規模。

  地方政府大搞開發區開發和用信貸大規模開發房地產業。開發過熱,項目虛增,使許多生產資料價格上升40%。為了維持正常經營,許多企業,包括集體、私營企業,都不得不靠“三角債”來維持局面。國內貨幣供應量增幅均達35%以上。

  通脹程度:1994年通脹率高達創記錄的24.1%

  1993年,國內的通貨膨脹率為14.7%,通貨膨脹高峰在1994年,當年的通貨膨脹率達到24.1.%。

  政策應對:通過提高存款利率實現“軟著陸”

  吸取上一次通脹後急刹車的教訓,中國政府開始通過控制利率杠杆和貨幣政策來進行經濟的“軟著陸”,存款利率一度長漲到12%左右。

  買單人:民企破產和股民“套牢”

  一系列調控政策的結果是貨幣的回籠,通脹的消失,造成經濟發展的放慢。標誌之一是海南房地產泡沫破滅,民間炒房人破產;為了抑制股市的投機,漲停板、T+1、調高交易稅數管齊下,最終導致了1995-1996年的兩次大跳水,中國股市進入長達數年的熊市,中國股民明白了“套牢”一詞的含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